当前位置:五块五毛小说网>穿越小说>武英殿> 第51章 胡掌科南昌会宁王 孙道长武当说真人(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1章 胡掌科南昌会宁王 孙道长武当说真人(2)(1 / 1)

言多了,宁王咳嗽起来,从里往外,发自肺腑的哪一种,那一刹,真像是七八十岁的老者,清茶往下顺了几次,才见好转。

“源洁见笑了,孤王平时很少说话,见了皇上身边的人,就亲切,尤其见你,就是见了知音。说起历朝旧史,我的话就多,读书、修书竟已成癖,一时半会儿地转圜不来,还望多多谅解。你既来了,也没有什么奇物相赠,已刊印之书各选一套如何?”

“微臣代皇上颁书,今日却要受宁王之书,却之不恭而受之有愧啊!王爷奇才,数年之内如此多的着述,涉猎之广远非臣下可及,臣此去各省路途还远,王爷的书伴着,臣一定不会寂寞了。回京之时上达天听,皇上也会为王爷的丰硕伟业高兴的。”

胡濙真心称赞,高大的身躯立起来一揖到底。宁王一个不屑的挑眼,心说,你的密奏随时可达,等什么回京?嘴上却淡淡一笑,“先谢过胡公了。在江西要多留几日,滕王阁就在跟前,一定要去的,庐山也要去。你大概只是从李太白的诗里读到了庐山的飞瀑,实地感受,大不一样啊!那飞流直下、掩映山河的宏大气势总让人心潮澎湃、激动不已!每一次的感触都不尽相同……”

说到这儿,宁王眼前又浮出了当年在大宁“壮岁旌旗”的豪情,双目炯炯,意气风发,大有了“黄沙百战穿金甲”的英姿。这才是真正的宁王,和方才老气横秋的“孤王”不啻千里。胡濙心中感叹着。

宁王忽然感觉到什么,目光一下子暗淡了,人也萎缩了一般。“由这宣泄跌宕的飞瀑,孤王想起了一百多年前的元太祖成吉思汗,他的征战就是这样的气势吧,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大有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泰山压顶之势,博尔术、木华黎、博罗浑、赤老温四大先锋,使多少国家望风披靡,纳贡称臣,那疆域远非历朝历代可比。可今天,只短短百余年的光景,还不是那壮观之后的万千水浪,泄成一潭水花平静地淡淡流去……”

他不再看胡濙,顺着自己的思路继续说下去,“叱咤之后的风云还是风云,拍岸之后的惊涛便不再是惊涛。悟透了这一点,孤王的遁世之念便时时萦绕心中,便有了喧嚣终归平静的淡然。天高地阔,坦荡无垠,波平如镜,一望无际,这是一种远胜于桃花源的境界,也是孤王托志仙人的境界。”

一下午,宁王的嘴都没闲着,由桃花源前述到老子、庄子,谈天地之大美,万物之至理,谈“傍日月,挟宇宙,游乎尘垢之外”的逍遥游,超然于世,与天地的精神往来,把胡濙说的有点晕。近两个时辰,他觉着该说的话也说了,该演的戏也演了,虽然有一点小小的瑕疵,当不妨碍他整体遁世的表象。

善谋的宁王时时处处也没有忘了他的谋略,有什么办法?皇帝疑心重,不这样,又怎能保宁王一脉世代繁衍、与国同休呢?

然而,子孙的折腾,还真就没让宁府与国同休了。宁王朱权忍了一辈子,又是《家训》,又是《宁国仪范》,也没能阻止子孙的不忍,到他的四世孙朱宸濠时,贿赂明武宗身旁的大太监刘瑾,掩盖了扩军、积储钱粮的违法事实,准备就绪了,一朝发难,举兵北上,号曰十万大军。出江西,攻安庆,一心要杀奔南京,和北京的皇帝来个南北对垒。巡抚王守仁,也就是世传的阳明先生闻变,避实击虚,檄文几个知府,合兵破了朱宸濠的老巢南昌。前有坚城不克,后有巢穴失守,朱宸濠进退失据,不得不回兵。几个回合下来,竟败在了着名的心学大师手里,终以被杀了事,爵除。

这以后,再没有藩王起兵反叛朝廷的事了,还是心学厉害。“源洁一路奔波,鞍马劳顿,又陪了孤王一下午,想是乏了,暂去赣江驿安歇,明日,本王陪你游滕王阁。”宁王狡黠地一笑,鱼尾纹夸张地从眼角四散开来。他的或幽或暗、或悲或喜,连一颦一笑胡濙都看在眼里。但胡濙不是那种爱生事的人,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若不是和李太白、杜工部联系起来,又有谁会知道这两句诗是彼此的思念,还不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吗?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宁王演戏,胡濙也不含糊,忙站起又是一揖到底:“王爷胸中点墨,万里飘香,每日耕耘不辍,笔走龙蛇,纵是千古流芳的雅句,也难颂大王之一二,微臣仰羡之至!看阁观瀑的小事,岂敢再劳大驾,有王爷熟门熟路的指点,我们自去就是了。”

“罢了!罢了!”宁王起身,似有许多未尽地主之谊的遗憾,“孤王不去你们倒自在,随意春芳歇,有什么需要尽管说来。”

胡濙忙退后几步,跪行了大礼慢慢走了出去。夏秋之交的南昌,仍然没有一丝凉意,李麟、张萧、朱祥、苏喜儿一直等在门厅里,几只大蒲扇“哗哗”地扇着,起先还有王府的人陪着倒茶说话,工夫久了,倒茶的也不再过来,几个人受了冷落,觉着没趣,蹦出了一句半句的抱怨。还是朱祥机灵,悄声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人家是王府,能喝茶已是不错了。”几人一想,也是,王府虽是由布政司改建,但人家已不是地方有司,别把王府当郡县啊!也就安静了一阵,还是憋不住,开始胡扯。

瘦削的李麟打趣道:“宁府的规制不大,墙皮有剥落的,木漆也褪了色,想这宁王也是个不修边幅的人,十个美人陪着,好不惬意。醉卧花丛中,长睡不能醒,那滋味!”

苏喜儿诡秘地一笑,做个鬼脸:“李大人这话算说着了,在宫里就听说,宁王爷弄起那事来,总有新花样。一次夜半,王府里传来马蹄声,下人奇怪,揉了揉睡眼往外看时,月光,一对赤裸的男女骑在马上,女人的尖叫和欢快的马蹄声响彻了南昌的夜空,巡城的士兵还以为预警呢,紧张得不得了,原来竟是宁王和一个姬妾正在马上撒欢呢。”

几个人一阵坏笑。“撒不撒欢的,反正是没你什么事了。”张萧揶揄了一句,声调拉得老长。大家已混得厮熟,斗嘴解闷是送书之外的常事。打人莫打脸,小太监苏喜儿被说到痛处,白净的脸红一阵、白一阵。有什么办法,那物件割了去就长不出来,前朝多少有权势的太监,吃人脑、吃幼童的小鸡鸡,也无济于事,弄个“菜婆”,也只能抚慰抚慰。

朱祥和他一样,也觉不自在,帮着苏喜儿说话:“没我们甚事,也没你甚事吧?跟胡大人一路出来,你那‘家伙’不也是干挺着?要不,请宁王爷帮个忙,从他宫里给你选一个?”

“别、别、别,宁王肯定不帮忙,不如请胡大人宽恕他,就从南昌找个女乐泄劲吧。”苏喜儿缓过劲来,和朱祥一唱一和。这下,轮到张萧不自在了,宽宽的脑门上渗出汗来。他性格内向,不善言谈,平日里话不多,尤其是荤的,冒猛子蹦出一句半句的,挺噎人,今日让两个小太监调侃着,竟没了话,黑红的脸憋得发紫。

“没事找事是吧,你两个小东西现在就去,找不来女乐,再把你俩骟一回。”不知什么时候,锦衣卫小旗宋塔进来了,替张萧打抱不平。他是这十五名锦衣卫的小头目,总揽胡濙一行的护卫和安全。

“师傅饶命,师傅饶命!”朱祥、苏喜儿忙跪在地上磕头。“起来吧。”宋塔一手一个把二人轻轻提起,“以后这嘴巴放老实点,不许逮啥诌啥,多听听几位大人的话,兴许还有大长进呢!”朱祥、苏喜儿诺诺连声。论身份,宫里的小太监守在皇上身边,自视高贵,不会把锦衣卫的小旗放在眼里。出来了,胡濙行得正,大家处得好,二人还和宋塔学起了拳脚功夫,故称宋塔为师傅。

胡濙去见宁王后,宋塔留张萧几人等胡濙,自己则率人到南昌街上“转悠”去了。一大圈下来,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哪里看得出“异常”?何况,本就没有异常嘛!回到宁府,边等,边和众人谈着街上的见闻,又扯了些不咸不淡的话,便见胡濙走了出来。

宋塔高声和宁府侍卫、门人打着招呼,陪胡濙走出端礼门。胡濙又回头看看,由布政司衙门改建的王府还真是颓败了些,虽然王府的南北东西端礼、广智、体仁、遵义四门完整,但王城的承运、存心、圜殿等主殿也只能说是应个景,就连皇家礼制规定的该饰以青色琉璃瓦的宫殿、门庑及城门楼,也没有改过来。几年前,永乐想着从国库拨钱给他装饰一下,宁王却说,陛下刚刚即位,花钱的地方多着呢,皇上的十七弟,不会因王府的简陋就不受尊重了。事情就这样搁置下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五块五毛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