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隔壁陌生人
除夕夜在大雪纷飞中来临,瑞雪兆丰年,神州万象新。家家在这两天,放鞭炮,贴春联,吃饺子,晚上全家人一起围炉看春节联欢晚会,谈论一年的收获,都是喜笑颜开。虽然因为科技的发展,如今过年味道比以前淡很多,但是大家依旧过得有滋有味。
高三的学生,因为学习太紧,过春节也只不过走走形式,第二天便要回学校继续念书。唐宋高中今年因为实行小组活动的关系,破天荒的放了两天假,连作业都没有布置,算是所有学校里面放假最多,也是最有人情味的一个了。
这是江海获得异能以来,过得第一个新年,他过得有滋有味。这大半年,江海仿佛重生了一般,一切平常的生活在他的眼中变得格外的不同。他飞速地进步着,也飞速的成长着,他的父母对此十分欣慰。
江海很喜欢这样的感觉,他用手机和老师、师兄师姐们、小美女苏静怡等人一一拜年,当然,他也收到了很多朋友的拜年短信,他的嘴角总是挂着笑容,时不时地看看手机,看起来特别高兴。
只是回到家之后,总是有邻居过来吹捧他,或着过来提点他一两句,言语又总是流于表面,着实让人尴尬。
节日在匆忙中度过,江海又回到学校继续读书,一切仿佛又回到了正常的轨迹。大雪纷飞,他自然免不了又画多一些雪景,漫画社里也涌现出诸多专门画雪景的同学,用画作与同学们争辉,也算是一时佳话。
而在这宁静之中,还有一件暗潮汹涌的事,那边是敖温书与周虹影的武术论战,有越演越烈之势,波及的范围也越来越大。外人不知,但是江海这个加在中间的人知之甚深。
而论战之所以范围扩大,并非敖温书和周虹影两人的本意,也并非他们引起,而是蔡晓蝶误打误撞,烧起来的另一把论战之火。
蔡晓蝶年纪不大,虽然习武多年,但是还不足以和郝龙这位军中英豪论战。于是,蔡晓蝶破坏了规矩,找了很多帮手,组团与郝龙论战。
一开始,蔡晓蝶只找麦辰、齐峰等人帮自己解答问题,压了郝龙一头,郝龙听说之后,顿时不服气,也找了自己那帮徒弟一起帮忙讨论。蔡晓蝶毕竟年轻,来蔡谷医馆听课的英才也有限,愿意帮她的并不多,加起来,仍不足以对战郝龙那帮人。
于是,蔡晓蝶找到了她的母亲夏彤,为她提供远程帮助。夏彤和丈夫蔡从安从军多年,一直就没管过蔡晓蝶,他们心中确有愧疚之意。而且军中有晌午之风,从来不惧挑战,所以她对蔡晓蝶的请求,想都没想,便答应了下来。
夏彤同样是在军中服役,无论是官职还是武术修为,都远高于郝龙,一下子便把郝龙弄得措手不及。
郝龙听说是夏彤出来论战了,自知不敌,没了办法,只好找到自己的很多朋友出来帮忙。他那些朋友有还在军中的,也有已经不在军中的,只要是能说话,且能说上话的,都被他拉着参与到这场论战之中。
很快,蔡晓蝶又被压了一头,便把她的父亲蔡从安也拉扯了进来。
事情越演越烈,论战之火越烧越旺,还不到两个星期,蔡晓蝶这边的声势就远高于敖周论战,变成了讨论武术的主流。于是敖温书和周虹影一拍即合,各自战队,分别加入到蔡晓蝶和郝龙的论战队伍中,形成了新的敖周论战。
周虹影如今身处南方,所以她找来了许多南方的武林中人,蔡谷医馆身处北方,蔡从安夫妇也在北方的军队服役,所以找来的大都是北方中人。这一南一北,太容易起冲突,也容易被有心人利用,消耗华夏武林的实力。
蔡新河老人知道之后,便申明道:“此次论战,只准文斗,不准武斗。只准明斗,不准暗斗。”
其他的武林高手,听闻此言,也表示赞同。敖温书和周虹影两人,还在公共场合做出了类似的承诺,确保此次论战往好的方向发展。
蔡谷医馆将作为北方武林的代言人,而周虹影等人代表的南方,进行武术理论上的辩论。坐而论道,从古至今一直都有,只是到了现代,年轻人都逛论坛去打口水仗,武林没了火气,论战自然少了些。
而江海这位在论战一开始就很特殊的存在,也在其中起到居中调和的作用,也算有了一些名声。但是由于江海本身实力不济,所以大家只是对他过目不忘的本领很有兴趣,对他本人却没有太多的关注,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他的名字。
周虹影只是小美女苏静怡的保镖,平时和苏静怡片刻不离,连去找帮手都没有时间。一天早上,周虹影找到江海,说道:“江海,最近有没有时间,过来帮我照看一下我家二小姐?”
苏静怡是个有钱人,她要想找个人照顾,随随便便便能找出一大把过来。周虹影之所以会找到江海,也是见他们两人聊得投机,有撮合他们的意思。
如果是做别的事情的话,江海必然要犹豫一二,但是说要去照看苏静怡,江海立马答应了下来。
江海当即跑去请了一周的假。他本想请更长一点时间,在南方好好逛一逛,只是七天之后,一模考试就开始了,江海作为一名高中生,同时也是唐宋高中的一张名片,这场考试必须要参加。七天,已经是他能请到的最长的假期了。
江海买了最近一班去广东的高铁票,一下子从北方抵达南方,即使是高铁,也要花费八个小时才能抵达。
江海出发之前,装了两本老师送给他的物理书,准备在路上百~万\小!说打发时间。在装书本的时候,他突然想起耿老师曾经送给他的乐高游戏,便想着为苏静怡买个类似的乐高作为礼物。正好路上有八个小时的时间,江海可以把这些组装起来,到地方把组装好的成品送给苏静怡。
来到高铁站,江海和第一次来到这里一样心情,振奋并且高兴,高铁是华夏的一张名片,是华夏重新崛起于世界之林的象征,它代表着华夏的速度。
这一次,江海自己到这边来,他在高铁站内四处看了看,又上网查了一下高铁的介绍和相关的物理知识,玩得很开心。等到了火车上,江海才按照自己的计划先阅读乐高的说明。
江海为苏静怡选了一个两层小屋的乐高,带霓虹灯的那种,价格近两千块钱,算是比较昂贵的了。而且这一个组件颇多,比他第一次旋转木马乐高游戏要多一半,组装起来自然要费劲很多。
坐在江海左边的是一个带着孩子的年轻母亲,小孩约么只有五岁,是读幼儿园的年纪。他对江海组装乐高游戏颇有兴致,总是要胡乱抓些零件来玩,他的母亲总要管教他,“东东,别乱碰叔叔的东西!”
江海倒是不在意,让他随便玩,只要别弄坏弄丢了就好。
年轻母亲对江海表示感谢,又说道:“我这小孩总是对别人的游戏感兴趣,家里买好几个乐高,他都不喜欢玩。”
江海摸了摸鼻头,笑着说道:“小孩总是这样,还要多些耐心才好!”他说的正是蔡新河老人告诉他的话,现在被他拿来说别的小孩。
那小孩对江海的教训很不服气,他拿起许多组件和江海一起比赛拼装起来。江海不看拼装图纸,他也不看,可是江海拼装成小屋的组成部分,而那小孩只是胡乱拼凑。
那位年轻母亲发现了其中的区别,说道:“帅哥,你拼的挺快的啊,而且连地图都不看,常玩这个。”
江海没有说他这只是第二次玩乐高游戏,他模棱两可地说道:“我是乐高爱好者!”他的确喜欢乐高游戏,亲自动手一个个部件组装成型,会有一种特别的乐趣和成就感。
年轻的母亲了然的点点头,也只有常常玩,常常组装才能组装得那么快,又那么好。她阻止她的小孩继续瞎折腾,一起兴致勃勃地坐在位子上,看江海快速认真地组装着。
他们很快下了车,旁边的座位空了许久,又上来一位穿着黑色毛衣,围着围巾的年轻女子。
这位女子举止稳定、穿着得体,个子高挑,还穿着高跟鞋,拉着一个黑白格子的小皮箱。她看起来年纪不大,应该才刚刚大学毕业,从穿着上看,却是已经参加工作了的职业女性。
此时,江海的两层小屋已经组装到了最后阶段,他没有抬头。
那女子在旁边默默地玩手机,偷偷地看了一会江海,忽然她小声嘀咕道:“小孩子才会玩这种游戏。”她的声音里带着些妒忌,又或者带着些骄傲,她嘴上说着拼乐高的不是,但是对那即将拼好的那栋小屋又很眼馋,她眼巴巴的看着,还拍了照片。
江海疑惑地看了那女子一眼,淡淡地说道:“是啊,我本来就是小孩子。”江海自称小孩子虽然有装嫩嫌疑,但是他只是高中生,这样说并没有什么不妥。但是他的话到了那女子耳中,就变成了不同的味道,好像在用江海的年轻讽刺那女子年纪大一般。
一般人不会联想那么多,可是女子,尤其是年轻女子,总是要在年龄上多想一些,她顿时阴阳怪气地说道:“哼,看你的样子,可不像是小孩子了!”
五块五毛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