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爆发与各方动态
[奥匈帝国的最后通牒。]
[绝不可能达成的最后条款,塞尔维亚的强硬拒绝,巴尔干半岛各国被卷入战争。]
[奥匈帝国宣战。]
最后通牒被拒绝了,奥匈帝国随即宣战,并在包围圈的战线上调动军队。塞尔维亚也没有坐以待毙,事件发生后,就通过总动员令迅速集结兵力。在德国批准最后通牒的这段时间里,塞尔维亚争取到了一些时间。
[宣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全欧洲的国家根据自身利益,开始在协约国和同盟国之间摇摆。阵营分明,各国相互宣战,战争规模不断扩大。
“少爷,谢尔盖·维特总理发来消息,表达了感谢。”詹姆斯走进房间,向杜鲁门汇报。
谢尔盖·维特,他曾是俄罗斯的财政部长,在救助资金启动并实行总理制后,成为俄罗斯的杰出总理。
“是因为允许开战这件事吗?”杜鲁门抬起头,问道。
“是的,看来俄罗斯也认为时机差不多成熟了。他们似乎打算从战争赔款中狠狠捞一笔。”詹姆斯回答道。
“这样啊。”杜鲁门把报纸扔在桌上,看着报纸上[破裂的《互不侵犯条约》]的标题,说道,“没办法,是德国先挑起战争的。从谢尔盖·维特总理的立场来看,也只能参战了。”
[德国宣战。]
[俄罗斯进入总动员令。紧急通过铁路运输,大量军队被送往广阔的东部战线。]
[谢尔盖·维特总理表示:“俄罗斯是伟大的,必将在战争中取得胜利。”]
[第一次世界大战拉开帷幕。]
“据说俄罗斯陆军总司令部首先动员了80万大军。得益于救助资金时期铺设的铁路环境,铁路运输速度大大提高,他们对此很满意。”詹姆斯继续汇报着。
俄罗斯西部,以圣彼得堡和莫斯科为中心展开的大规模铁路网延伸到了俄罗斯统治下的乌克兰地区,军队机动性开始大幅提升。
“还好不是在泥泞期开战。要是在春天开战,铁路环境也会变得一团糟。”杜鲁门说道。
“确实如此。”詹姆斯表示赞同,运气站在了俄罗斯这边。更何况现在是冬天,对俄罗斯来说,战场形势极为有利,毕竟冻土期对俄军有利。
“第一次交锋很可能发生在东普鲁士。”杜鲁门分析道,东普鲁士更好一些,相比乌克兰地区,波罗的海三国地区距离圣彼得堡更近,铁路环境更加整洁、密集。
“据说俄罗斯军队分成了西北方面军和西南方面军,各有40万大军……”詹姆斯说道。
“不管怎么说,光靠人口数量,德国是打不过的。”杜鲁门评价道,俄罗斯可是人海战术的王者,刚刚通过总动员令集结的兵力就有80万,简直让人震惊。
原本计划初期能集结120万大军,但德国已经全副武装地开战,时间来不及了。
“从地图上看,俄罗斯真是个大块头。”詹姆斯感叹道。
“俄罗斯幅员辽阔,就算从莫斯科或圣彼得堡直线行军,也会因为冻土期而损失大量人员。”杜鲁门分析道。
事实上,德国的判断是正确的。
从俄罗斯谢尔盖·维特总理的反应来看,他早就期待着战争爆发。
如果德国不率先宣战,俄罗斯很可能会在更晚的寒冬时节宣战。
“是施里芬推动了开战,对吧?”杜鲁门问道。
“是的,这似乎是明智的判断。距离寒冬还有一段时间,泥泞期也还远。
德国在现有的选择中做出了最佳决策。”詹姆斯回答道。
反正战争迟早会爆发,施里芬在这一刻展现出了抢占先机的决心,他并非恶人。
“虽然信息不太准确,但据说德国在东普鲁士集结了7个陆军步兵师,很快还会有4个步兵师应动员令征召,或从西线赶来会合。”詹姆斯汇报着最新情报。
“哇喔……”杜鲁门惊讶道,俄罗斯的西北方面军就有40万大军,这是由30个步兵师和8个骑兵师组成的强大力量。而德国军队目前只有7个步兵师和1个骑兵师,38比8。就算会合后,也不过是38比12,这样的兵力对比,交锋能成立吗?
但杜鲁门惊讶的并非这个。
“德国能成为陆军最强国家,果然是有原因的。”杜鲁门说道,在历史上的坦能堡战役中,德国军队以这样的兵力击败了俄罗斯军队。
当然,并非双方全部兵力投入战斗,但能在这种情况下取得大胜,本身就说明德国拥有强大的陆军,这兵力交换比到底是多少啊?
“但是……”杜鲁门停顿了一下,眯起眼睛,低头看着地图,“德国这些家伙在干嘛?”
德国军队,他们在东普鲁士采取防御态势,丝毫没有进攻的打算。
其实,这在正常情况下是合理的,不进攻才符合常理。
但现在俄罗斯军队甚至还没完成集结,正在通过铁路运输。
估计还需要几周时间才能完成运输,可德国军队似乎完全没有主动出击的想法。
“为什么呢?”杜鲁门疑惑地自言自语,那可是俄罗斯军队啊,你们不是号称能打败俄罗斯军队吗?为什么要乖乖等着他们完成总动员令呢?被倭国打得惨败的俄罗斯军队……啊。
“不对,该死。等一下。”杜鲁门突然感到一阵眩晕,一想到倭国,他立刻意识到,这个世界的历史已经被他改变了。倭国已经不存在了,倭国已经被美国肢解,只剩下蓝眼睛的占领军和驻日盟军总司令部(Ghq)。
那么?
“日俄战争也没有发生……”杜鲁门低声说道,揭露俄罗斯军队真实实力的日俄战争没有发生。
也就是说,德国军队现在根本不清楚俄罗斯到底拥有多强大的军事力量,他们不敢贸然进攻。
毕竟德国也忌惮俄罗斯军队,觉得俄罗斯军队不会那么简单。
实际上,俄罗斯军队在近代战术方面犹如稻草人般脆弱,但德国并不知情,在他们看来,俄罗斯动员80万兵力,肯定不容小觑。
这可真是要命。
“疯了。”杜鲁门说道,俄罗斯会因此陷入困境吗?面对这难以置信的现实,杜鲁门不禁张大了嘴巴。他一个小小的举动,竟然在世界大战中掀起了狂风巨浪。
“难怪谢尔盖·维特总理一副胜券在握的样子。”杜鲁门恍然大悟,原来他们还不知道自己军队的真实战斗力。
看起来他们并不知道俄罗斯军队在战术上有多落后,也不明白为什么俄罗斯明明资源和人口(人力资源)丰富,却发展不起来。
“有意思。”
杜鲁门嘴角上扬,看着局势朝着有趣的方向发展。
既然救了俄罗斯,他们就得发挥应有的价值。
他们不过是他制衡德国的棋子,不多也不少。
五块五毛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