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辽河口被占领的消息传来,他们仍然感到困惑,眼看冬季即将来临,此时摧毁辽河口的堡寨有何意义?
在这个时代,出兵最大的难题并非粮草问题,而是遍布的河流。小河尚可,挽起裤腿就能淌过。
但大河就不同了,没有船只,想要渡河并非不可能,但可能需要绕道很远才能找到渡河点。
因此,建州大规模南侵往往选择在冬季,只有河流结冰后他们才能顺利通过。
在这次议事中,八旗旗主们终于没有胡闹,大家都感到了一丝不安,却又无法理解其原因。
如果说辽右兵马沿着辽河向建州腹地进攻,他们的粮草和器械如何供应?
他们逆流而上,即便辽右兵马强大,但要向建州腹地发起进攻,他们究竟想要攻击哪里?
海州首先被排除在外,因为从耀州出发要简单得多。
沿着辽河周边,具有战略意义的地点包括鞍山驿、辽阳、什阳、铁岭。什阳,不言而喻,乃是后金的旧都。然而,即便辽右的军队再勇猛,也难以在短时期内攻陷什阳,毕竟这是八旗多年经营的根据地。既然无法迅速攻下什阳,那么就必须面对源源不断的增援。尽管尚未得知辽右军队的具体数量,但八旗的首领们并不认为辽右会派遣超过五万的大军深入后金腹地,因为补给线难以维持。
什阳的可能性不大,铁岭更是微乎其微,对于辽右而言,那里太过遥远。这样看来,只剩下辽阳和鞍山驿。辽阳曾是辽镇的中心,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鞍山驿虽然名为驿,实则是辽东的关键地区,原因无他,鞍山富产煤炭和铁矿。
经过这样的分析,后金方面似乎已经洞悉了辽右军队的意图。辽阳周边是广袤的农田,也是后金旗丁最为集中的区域。正值秋收时节,即便不能占领辽阳,仅仅是大规模破坏,也会对后金的粮食生产造成重大打击。更别提鞍山驿,若那里的煤矿、铁矿或工坊、工匠遭到破坏或掠夺,后金的生铁和兵器制造将遭受重创。
虽然后金明白了辽右的意图,但除了辽阳和鞍山驿的本地军队,还应该派遣哪些军队去支援呢?这时,旗主们又开始争论不休。没有哪个旗主敢声称能够击败辽右的军队,但至少应该限制他们,不让他们大肆破坏甚至占领城池。旗丁、矿工、工匠可以召回城中防守,但作为经验丰富的战士,他们深知仅仅固守城池是不够的,还必须在战场上让辽右军队感到威胁。否则,一旦农田的收成受损,旗丁的生活将难以为继。
这一次,后金的军队也终于体会到了大明朱樉的困境,因为无论怎么想,只要在战场上无法对付辽右军队,除了固守城池之外别无他法。
张佑为了迅速攻占什阳,也是全力以赴。他的中路军超过四万,不可能全部集结直扑什阳。大军分成两路,张佑带领一万五千前锋先行,董贤则率领余下的部队紧随其后。与东路军齐元生的做法相似,张佑的前锋军将辎重留给了后续部队,只携带了七天的口粮,放弃了六斤以上的火炮,全军骑马快速前进。
正当黄台吉和八旗首领们还在争论谁应该领军前往辽阳,各家应该出多少兵力时,长胜堡和长勇堡的紧急报告传来。这两个堡寨都是有驻军的军事要塞,属于镶黄旗的军队。原本还在争论的首领们接到这个消息后终于停止了争吵,长胜堡的情况还算好,但长勇堡距离什阳已经不到百里。不是说好的要进攻辽阳吗,为何要效仿黄台吉,攻击别人的都城?
五块五毛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