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17章 无法理解其原因(1 / 2)

正红旗代善自从诸英被处死后,就成为了后金实际上的长子,一向与科尔沁古蒙交好,他认为自己有退路,因此并不着急,还经常私会阿敏和莽古尔泰。

多尔衮在关内四内城军队被全歼后,就与辽右暗中勾结,顺便还拉上了没有主见的多铎一同参与。

八旗首领议事并不仅限于八位首领,八旗中还分有大小首领,名义上大首领是一旗的领袖,但实际上小首领只是管理的牛录较少,大首领并不能干涉小首领牛录的事务。

在正蓝旗中,阿巴泰曾是领袖,正红旗则由济尔哈朗统领,而镶红旗的旗主则是岳托。加上黄台吉父子,他们的力量一度颇为强大。

然而,阿巴泰去世后,莽古尔泰坚决不允许黄台吉在正蓝旗中插手,阿敏和代善也立场坚定。

济尔哈朗返回后,黄台吉多次提出恢复他的旗主地位,但每次都遭到其他三大贝勒以及多尔衮、多铎的反对。

经过几次这样的事件,甚至原本与黄台吉关系密切的岳托也开始保持距离,大多采取中立态度。

目前,八旗的议事往往变成了岳托保持中立,其他旗主与皇太极父子之间的较量。

这样的议事自然难以达成共识,通常是大家围绕皇太极父子争论一番,最终不欢而散。

当建州的高层还在什阳纠缠时,夏国联盟的三路大军也开始了他们的军事行动。

位于辽河平原的西路和中路军相对轻松,因为这里地势较为平坦,加上八月的气温已经开始下降,两路军队几乎合二为一,沿着辽河迅速前进。

东路军则遇到了一些困难,尽管他们所经之地并非建州最重要的垦殖区,人口也相对较少,但山区较多。

东路军被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约一万八千人按照计划进攻,另一部分一万二千人则被命令迅速向什阳进发。

考虑到建州在西面的防御比东面更为严密,且辽河流域是他们的主要垦殖区,董贤担心中路军可能会在路上遭遇阻截,因此要求东路军的一部分直接向什阳进发。

在罗从安指挥的两艘战舰摧毁了建州在辽河口的堡寨两天后,什阳的黄台吉和八旗贵族们才得知了这一消息。

他们疑惑不解,不明白“辽右兵马”为何不进攻海州,耀州本就是一个随时可以放弃的地方,辽右也清楚这一点,此时无故占领耀州却不攻打海州,究竟有何意图?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五块五毛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