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城与台碑之间的信件往来大约需要二三十天,这段时间里,曹文诏每天都早早地跑到学院,然后在学院的操场上坚持跑上半小时。
对于新的计时方法,他也没有什么不适应,无非是一个时辰分成了两半,原来不也是用初末来区分吗?
雅城的城堡里矗立着一座钟楼,白天每隔十五分钟就敲一次钟,晚上每小时敲一次,曹文诏在学会数字后也认识了钟表,观礼台上挂着一座巨大的钟表。
只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前大明副将曹文诏就赢得了雅城上下的一致赞誉,只因为他这个四十一岁的男子无论风雨,每天早上都要去学院的操场跑上半小时。
台碑的消息终于传来,曹文诏的申请得到了军政部的批准,他将在一个特战小队的陪同下返回讪习。
讪习兵尤实录收到巡抚的紧急命令,要求他务必派遣一营兵力和一名大将前往泰源支援,这让他感到非常无奈。
尤家作为陇右的将领家族,与侯家向来互相支持,与侯十路的关系更是密切,自从担任讪习兵以来,他就被暗中提醒过好几次。
对于尤实录而言,平定叛乱本是家常便饭,然而张宗衡与许鼎臣的陨落却令他心生警觉。逃兵带回的消息提到,占据讪习的叛军领袖霸天虎拥有重型火炮和,这让他不禁回想起一则传闻:现任漕运总兵张佑曾以巨炮轰塌永平城的城墙,尽管这只是流传于167人的传说,无人亲眼目睹过那样的巨炮。
但此刻,他隐约感到事情并不简单。传言中漕运总兵张佑出身辽镇,在东江崭露头角,却被调至留都京营,这样的调动即便是尤实录这样的军事世家也难以轻易实现。张佑在江南得到援助,获得巨炮,这是可信的,毕竟新皇登基后,闵月两地奉旨制造了不下三百门红夷大炮。然而,这些叛军又是如何获得火炮的呢?
再加上候十路的几次暗示,尤实录不敢深究,因为所谓的“遵永大捷”除了参战的张佑,据说只有候十路最了解留都京营是如何消灭敌军的。
在平阳之战中,宣大总督张宗衡曾有意调动尤实录,但被他用金钱巧妙推脱。此后,他发现候十路的行为越来越神秘。在甘在镇担任总兵时,因花马池的盐货,私下向贩运是常有的事。但候十路派人与他联系,并承诺给予丰厚的回报,让他协助从宁武关运送一些财货。对尤实录而言,这并非难事,何况两家同出陇右,一直关系良好。
然而,当他真正见到商队时,他才意识到这哪里是“一些”财货,简直是一大宗!更令他震惊的是,货物中竟然有大量的盐和茶,尽管边塞走私并不罕见,九边的将领们都在做,但候十路竟然将如此大量的盐茶运往关外,这让他感到恐惧。
在大明,盐、铁、茶是严格禁止向边墙外贩运的,但朝廷是朝廷,这么好的生意镇将们怎么会放过?但那也只是小规模的走私,尤实录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大量的货物。茶还好,只要有银子,杉西、湖广也大量生产茶叶,尤其是我们最喜欢的砖茶,但盐就不同了,大明北方产盐的地方并不多。
五块五毛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