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大家都是一人双马,但讪习二团的马匹竟然都是可以骑乘的,并且携带了五天的干粮。
要知道,在大明行军干粮可是极其麻烦的,这也是为什么除了逃命,大多数军队一天行军不过三十里,因为煮饭需要耗费大量时间。
在野外不仅仅是煮一顿饭那么简单,要有便捷的水源,要有充足的柴草,光是收集柴草就要花费不少时间。
就在曹文诏认为无路可逃时,扮演他原来军队的一队并没有放弃,他们选择抛弃辎重轻装向保德州疾驰。
经过一番争论,在“损失”了四百余人后,“曹文诏营”最终逃回了杉西,但辎重全部丢失。
看到这样的结果,曹文诏没有什么不能接受的,因为与全军覆灭相比,这已经是最佳的结果了。
实际上,他和贺人龙等人都知道,如果真的这样逃跑,最后能回到杉西的人数能有五百人就已经很不错了。
由于沿途将有许多士兵自行逃离。
一场战例研讨课后,学员们个个兴致勃勃,能够从第二团手中逃脱,让扮演一方的人感到非常兴奋。
扮演第二团指挥官的学员也并未感到不快,虽然没有实现消灭目标,但明军甚至不敢交战就匆忙撤退,这难道不是一种威慑吗?
夏国在山陕地区发起攻击,主要目的是为了震慑明军,小规模部队就不要来了,请最好准备大规模兵团作战,这样夏国处理起来也更加方便。
观察了一天雅城军事学院的课程后,第二天曹文诏和大约五十名刚到亚加达的年轻人成为了同窗。
在参观完驻扎在雅城的甲种团和隶属于星洲舰队的爪哇分舰队后,他对大明的最后一丝期待也彻底破灭了。
这天放学后,他像往常一样回到了贺人龙的家中,目前他寄宿在这里,尽管贺人龙愿意借钱给他在雅城购置家产,但他拒绝了。
“贺兄,还得麻烦你帮我写封家信,我想把家人都接到雅城来。”“曹兄考虑好了吗?”
“考虑好了!”
贺人龙和其他几位前大明军将已经传信回去接家人了,但他们和曹文诏的决定不同,要求家里把小妾、庶出子女送到亚加达。
夏国联盟限制了蓄奴的数量,而目前人力又极为不足,以至于有钱想雇帮工都很难。
像曹文诏、贺人龙这样的军将,在大明时生活虽然不如文官、豪绅们那样讲究,但也习惯了被人伺候。
有妻子、女儿、妾侍,至少生活就有人照料,而且他们在大明的家中也并不缺少仆役,这些习惯了做仆役的人即使在雅城变成雇工,多半还是愿意依附原来的主人家。
因此,贺人龙等人的妾侍、仆役预计也已经快要抵达雅城,但像曹文诏这样干脆把家人接来的还是第一次。
五块五毛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