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一款名为“蒜酒”的酒在隔离区出现,那些病的没那么严重的患者优先得以饮用。
酒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一直是个好东西,即使酿的再不好,那也是用粮食酿的,没几个人会嫌弃。对于隔离区的病患也一样,在入住隔离区的一个多月来,他们见证了无数次的死亡,经历了无数次昨天是左手边的人被抬出去,今天是右手边的人被抬出去后,他们对于生的希望已然所剩无几。所以在得到酒以后,他们大多人都当成了‘死’前的最后一顿美餐,痛快的喝了下去。用他们的话说就是喝了酒,等到了阎王殿前被下油锅也不怕。
不过令这些病人没想到的是,随着时间一天天的过去,他们的病情竟开始逐渐好转,蒜酒配合着汤药外加熏艾,他们的身体竟奇迹般的开始恢复。
随着越来越多的病人病情开始好转,蒜酒的神奇功效在隔离区内口口相传。原本沉闷绝望的隔离区,渐渐有了生机与希望,大家开始憧憬着治愈后出隔离区的那一天。
那一天的时间并没有让人等待太久,一个多月后,在结束半个月的隔离观察,第一批治愈的轻症患者正式走出隔离区,宣告着抗疫成功。
虽然第一批只有不到二十人,但却意义重大,他们就像黑暗中的第一束曙光,向所有人证明这场看似无解的瘟疫也是终有能被治愈的一刻。
随后,顾亮将蒜酒能治愈瘟疫的消息正式公布开来,消息立马惊动了全城,全城为之所动,谁也想不到小小的一颗蒜,居然有如此大的作用。
之所以一开始时顾亮没有将此消息公布开来,一方面是因为在没有充足的证据证明前,顾亮就轻易公布太过于草率。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第一批治愈案例出现时,正值新蒜上市的季节。若贸然公布这一发现,恐怕会使得一些居心叵测之人大量收购,导致价格飞涨,普通百姓根本无力承担。
顾亮深知,在瘟疫肆虐的非常时期,一味药材的价格暴涨往往意味着更多穷苦百姓的性命被剥夺。他亲眼见过太多因买不起药而眼睁睁等死的惨剧,决不允许大蒜也成为富人的特权。所以在这段时间里,顾亮一面派人悄悄收购新蒜,防止那些商人玩奇货可居的套路。一面加快验证蒜酒的疗效,看如何搭配其他药材才能更快治愈患者。
有了第一批治愈患者的治愈经验,很快蒜酒加汤剂再加熏艾的一套治疗方案便在东西南北各个隔离区,以及福州城全面推广开来。此方案犹如一把利剑,终于劈开了笼罩在福州城上空的瘟疫阴云。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患者被治愈,隔离区的病床也是一天的比一天空。
四月中旬,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到来——当日治愈人数首次超过死亡病例,胜利的曙光开始显现。进入六月初旬,防疫工作迎来重大转折,隔离区首次实现\"零新增\",不再有新的患者被送入。待到八月下旬,随着最后一批康复者迈出隔离区的大门,这场持续数月的抗疫之战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在最后一批治愈患者踏出隔离区的那一天,隔离区前挤满了前来迎接和喝彩的百姓。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妇人颤抖着抚摸儿子消瘦的脸庞,哽咽道:\"娘以为这辈子再也见不到你了...\";几个孩童欢叫着扑向康复的父亲,稚嫩的笑声彻底驱散了笼罩在城头多日的阴霾。
随着疫情消散,隔离解除,福州城终于迎来了久违的生机。街巷间重新飘起炊烟,市集上再度响起叫卖声,孩童们的欢笑声在街头巷尾回荡。曾经空荡的街道,如今又变得熙熙攘攘。
顾亮站在城中央的钟楼上,俯瞰着这座重获新生的城市。他注意到,几乎每家每户的门前都挂着几串大蒜,这已成为福州城新的风俗。此时的街巷间飘来的不再是艾草苦涩的烟气,而是油糕甜腻的香气,小贩们此起彼伏的吆喝声盖过了昔日的哀泣。一切似乎都回到了去年光景,就连护城河畔的垂柳都如常开始由翠绿变为嫩黄,放佛一切未曾发生。
五块五毛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