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在进攻上没变现出什么天赋和才华的诸葛亮,为什么会拥有反杀的属性呢。
原因就是,诸葛亮是一个和马谡极为相似的类型。在临阵的时候可能缺乏足够的应变能力,但是在自己做好军事预案的情况下,却能表现出超一流的才能。
这也就是马忠给马谡开出的良方。
或者换一个说法,既然你临战的时候推导的慢,你可以提前预备一些公式呀。
到时候遇到什么状况,直接往里面代入就是了。
这个时代的战斗,讲究打前先要布阵。
后世人可能会很不理解,怎么可能打得那么机械。这岂不是束缚了自己的手脚?
其实这就是没有用时代的观念来看问题。
因为在这个时代,在战场上实现精确地指挥是很难的,要想执行一定的战略意图,必要要有足够的军事预案。
比如说,我军冲锋的时候用谁做先锋,对方冲锋的时候我用谁去迎敌,我的骑兵摆在哪儿,弓箭手摆在哪儿,进攻的时候怎么打出最高的dps,撤退的时候用哪些没价值得部队制造牵制。
这些就是军事预案,这些军事预案表现在古代的战阵中,就体现在列阵上。
所以古代的战争小说,时常会出来穿道袍的登高一望,这是某某某某阵,如何如何破。
各类的传奇小说中,也有类似破这阵那阵的桥段。
其实这些并不浮夸,就是来源于当时的时代背景。
阵法的比拼,双方对阵法的理解,就体现了双方的战斗思路。
马忠要把马谡培养的方向,就是做一个手中拥有大量阵图的阵法家。
特别是马谡作为一个“纸上谈兵”水准很高的战术大师,他完全可以针对自己的情况做出合适的军事预案,这样在遇到不同的情况的时候,马谡就可以部分的预案,应对发生的问题。
这种方法,和后世的参谋制度不谋而合。
马谡得了马忠的提醒,也很快意识到了这个思路完全是为他量身订做的。
于是在整个行军过程中,马谡一直在不停的盘算自己手中有什么样的牌,遇到各种情况的时候应该怎么处理。
特别是马忠临行时扔给他的四个问题。
“假如对方的大量骑队猝然而至,你该如何反应。”
“假如你还没能立营,你要选择什么要的位置应对大量的骑兵。”
“如果对方合围你,你能守多久?”
“如果你打败了,你该怎么撤退。”
这四个问题其实就是马谡在街亭之战连续犯下的四个错误。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气势如虹,结果毁在马谡手里。
马忠这次对抗张辽的讨伐,也是孤注一掷,拿出了血本,他可不想重蹈诸葛亮的覆辙。
马谡骑在马上边行军,边摇摇晃晃的盘算。
岑狼见了有些好笑,“参军,你倒是把主公的架势学了个十足。”
“什么?”马谡刚好理清一段思绪,好奇的问道,“什么架势十足?”
岑狼大咧咧的说道,“主公平日里没事,也喜欢这样胡乱算计。”
g_罩杯女星偶像首拍a_v勇夺冠军在线观看!请关注微信公众号!:meinvlu123!!
五块五毛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