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认为在敌强我弱的态势下反攻汉口,从军事上看就属于注定要失败的的冒险行为。而明知会失败却依然要去做,也从一个侧面有力的论证了黄兴缺乏军事才干的这一基本事实。那感觉如果那一仗要是换他们这帮子砖家指挥就会如何如何,反正比黄兴是要强!一群纸上谈兵的家伙。
不过砖家们有一点绝对没分析错,黄兴此刻选择反攻囤积重兵的汉口就是在冒险。因为形势发展到不冒险不行的地步了,容不得他再继续四平八稳下去了。
血战月余之后丢失汉口的结果极大的打击了革命党人的士气,同时也严重动摇了黄兴这个战时总司令的威信。
在湖北军政府内部,对于黄兴这个外人跑来掌握军队的指挥权也是存有很大意见的。只不过碍于黄兴巨大的革命声望,大家不便公开反对而已,但是背后拆台之类的事情自然是不会少的。如今汉口一丢,大家就无所顾忌了,公开要求撤换战时总司令的呼声在武昌渐渐高了起来,局势已经处在失控的边缘。
在这种内外交困的情况下,如不能通过一场胜利鼓舞士气扭转局面的话,那么接下来很可能使武昌起义落到如同盟会之前的十次起义的下场,功败垂成。
大家还别不认同,黄兴可不是穿越众,他根本不可能知道历史接下来是怎样的。他哪里会想到袁世凯此刻打的居然是养匪自重的算盘,而自己只要守在汉阳别轻举妄动就可以坐等革命胜利了。
站着说话的人可以不怕腰痛,可身为战时总司令的黄兴却必须对整个革命负责。所以明知敌强我弱,明知反攻汉口可能会失败,黄兴也要义无反顾的去冒险一搏,这就是革命的大无畏精神。
当然,尽管是冒险一搏,但也不等于跟小日本一样去玩脑残搞玉碎攻击。敌强我弱的这个基本事实还是不能视而不见的,因此反攻汉口这一决策多少还是黄兴慎重考虑之后的做出来的,而非后世一拍大腿式的决断。
让黄兴下定决心的因素之一,就是根据潜伏在汉口的革命党同志送回来的准确情报,汉口方面清军的主力虽然集中在南岸嘴一线,可是其后勤辎重的大部分物资却都囤积在玉带门车站。每天会有车皮南下,从北方把各类物资输送到这里卸车,然后再根据前方部队的需要进行配送。要是放到三国演义里来说,这个车站要是官渡之战中袁绍大军的乌巢了,只要夺了此地,必能扭转战局。
情报上还说守卫这个玉带门车站的是清军北洋第六镇的一个协,协统叫马继曾。嗯,和淳于琼没什么关系。。。
黄兴拿着这个由革命党人冒死递回来的情报,反复思量后认定只有冒险攻击玉带门切断清军的后路和物资补给,才能沉重打击鞑子的士气,才能真正有效的扭转整个湖北乃至全国的战局。
黄兴何尝不知守卫汉阳的重要性,但是此刻他已经没得选择了,唯有孤注一掷了。方方面面的因素逼着黄兴最终做出了反攻汉口的选择。
而八千援鄂湘军顺利抵达前线,获得了一批生力军的黄兴最终下定了攻击决心,胜败在此一举。
下午一时许,看着眼前并不雄伟,甚至还带着几分残破的宗关,黄兴放下望远镜,一咬牙对站立在身边的援鄂湘军的几个主官说道:“让儿郎们进攻吧!”
“是”王隆中,刘玉堂等人立正敬礼,转身回各自部队下达作战命令。
“冲啊,杀啊”下午三时,江雾早已散去,埋伏了大半天的援鄂湘军以第一协王隆中部所属第一营粱锡球部和第二协刘玉堂部所属第二营胡兆鹏部担任本次全军的突击先锋,经过简单的战斗动员后两部一齐朝着宗关发起了攻击。
两部并没有按照训练操典傻傻的去组成步兵方阵,而是强调迅速敏捷。两营人马做一字长蛇态直扑清军,力求第一时间冲入宗关守军防御工事中。
守卫宗关的是清军北洋第六镇的一队步兵,只有一百多人。主要是起警戒作用,所以并没有配备类似于马克沁重机枪这样的便宜防御的重武器。加之没想到民军居然敢潜到眼皮子底下来,因此虽构筑了简单的防御工事,却没有任何戒备。慌乱中自然是给民军杀了一个措手不及,这一队清军根本没能组织起任何有效抵抗,只是呆呆的看着民军从天而降出现在自己身边,接着黑洞洞的枪口对着自己一干人等。这个时候脑袋再不好使,也知道该把自己的枪用双手高高举过头顶。几乎就是一眨眼的功夫,宗关易主了。
五块五毛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