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4章 第一公子(1 / 2)

等开春大伙儿结伴来套近乎,他混在人堆里装糊涂,还怕沾不上光?这买卖划算得很,舍了脸皮能换真金白银呢!

晏陌迟这趟出门原是往梅家取簪子。梅花空心的银簪躺在锦盒里,梅大夫人还捎了句话:“按姑娘画的图样,里头暗格做得比寻常深两分。“晏陌迟摸着簪子尖上那点寒光,顺手把揣在怀里的信压在妆奁最底层。

那信是从京城绕了八百道弯送来的。贺家三姑娘锦澜把信夹在兵部公文里,先送到西北大营,再托梅参将转回万福县。康婶端着新沏的云雾茶进来时,正瞧见余巧巧捏着信纸笑得眉眼弯弯。

“贺姐姐说元宵节最热闹是走桥,姑娘媳妇儿都要摸城门钉。“余巧巧捧着茶碗暖手,信纸簌簌响着翻过三页,“你猜她们在灯谜摊子前撞见谁了?竟是户部侍郎家的小姐扮作书生。“

晏陌迟支着下巴听她念,忽见小娘子嘴角一僵。余巧巧盯着第四页信纸,眼风悄悄往他这边扫。晏陌迟伸手要夺信纸,被她灵巧地闪到罗汉床另一头。

“女儿家的体己话,晏公子也要听?“余巧巧把信纸按在心口,作势要藏进袖袋。见晏陌迟背过身去拨弄炭火,她才接着往下看,嘴角却慢慢绷成直线。

余二爷踩着化雪的泥路往家蹭,盘算着开春怎么混进拜年的人堆。康婶把铜门闩插得死紧,回屋见余巧巧还攥着信纸发愣,炭盆爆出个火星子,惊得她手一抖。

“贺姑娘信里说。“余巧巧话到嘴边转了个弯,“说京城近来时兴梅花纹样的簪子。“她摸着妆奁里那支新打的银簪,镂空处能瞧见里头芝麻大的暗格。

晏陌迟往炭盆里添了块松木,火星噼啪窜上来:“梅夫人手艺确实精巧,暗格里够塞三粒金瓜子。“他忽然转头盯着余巧巧发间的木簪,“比不得你藏着毒针的厉害。“

余巧巧下意识捂住绾发的木簪,那是她照着前世记忆做的机关。贺锦澜信里说的分明是另一桩——京中近来严查私盐,偏有人借着晏家商队往北边运货。她看着晏陌迟被火光映得发亮的侧脸,把到嘴的话咽了回去。

雪粒子簌簌地往窗缝里钻,余巧巧裹着兔毛滚边的棉斗篷,蹑手蹑脚摸进灶房。张二苟送的高粱烧在墙角泛着琥珀光,她抱酒坛时惊醒了打盹的狸花猫,煤油灯在案台上投下摇曳的影子。

红泥小炉煨着酒壶,麦面馒头在炭火边鼓胀出焦香。余巧巧叩响东屋门板时,指尖还沾着面粉:“晏大人赏脸喝杯薄酒?“

门扉轻响,晏陌迟披着玄色大氅立在月光里,领口银狐毛沾着雪晶:“余掌柜的宵夜,莫不是要拿烤馒头打发我?“

“这叫返璞归真。“余巧巧往火盆里添了块松木,炭火爆出几点金星,“听说西晋第一公子元宵夜被鸭梨砸得落荒而逃。“

晏陌迟拨弄火钳的手一顿,火星子溅上衣摆:“贺锦澜的信倒比八百里加急还快。“

酒香混着麦香在雪夜里蒸腾。余巧巧掰开烤得金黄的馒头,酥脆表皮簌簌掉渣:“那日当真收到二十三个香囊?“

“三十七个。“晏陌迟就着火光端详馒头,仿佛在鉴赏古籍,“有个姑娘掷来半篮枇杷,说是润喉。“

余巧巧笑得呛了口酒,高粱烧辣得眼眶发红:“后来怎么不逛灯会了?“

“户部那年治水银两对不上账。“晏陌迟慢条斯理撕着馒头,“算盘珠子拨到三更天,倒比看花灯有趣。“他忽然抬眸,“你笑什么?“

“笑晏大人不解风情。“余巧巧将最后一块焦壳递过去,“要换作旁人,早借着月色吟诗作赋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五块五毛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