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重农抑商绝非只是愚民这么简单。
严毅自然知道这件事,也清楚这里面的问题。后世之所以商业发达,乃是因为粮食产量已经达到了可以轻松养活所有人的程度。而眼下这个时代,粮食产能极低,再加上战争、疫病、灾害等因素,一旦耕种的人稍为减少,立刻就会导致粮价大幅上涨,而买不起粮的那部分人,就会成为动乱的根源。
他不愿意在这个问题上和周昕过多讨论,只是简单地解释了一句:“重要的手工业和商业,不会对民间开放,乃是官营。耕种自然是最重要的,此乃根本,不会动摇和改变。”
周昕松了口气,露出笑容,又针对其他政令与严毅讨论起来。
严毅耐着性子,陪他聊到深夜。
此番为了招揽周昕,他谈到了一些平日里很少和人提及的话题,若是此人不受招揽,也只有忍痛将他杀了。
周昕则是越聊越心惊,他发现严毅对历朝历代的政治得失和兴亡有着极其独到而深刻的见解,对当下的时政利弊也知之甚深。仿佛一道深不见底的深渊,越是深入探究,越是感到其深不可测。心中不禁升起荧光与皓月之感,对其乃制定政令之人再无怀疑。
他心中暗想:“此人年纪轻轻,竟有如此见识与格局,实在令人惊叹。将来能够安定天下的,除了曹孟德、袁本初以外,恐怕就非此人莫属了。”
不知不觉间,他竟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尤其是严毅那些爱惜百姓的思想,与他可谓是不谋而合。
聊到兴奋处,在严毅有意的引导下,周昕俨然已经是站在严毅的立场考虑问题了。
比如此刻,严毅装出一副黯然神伤的摸样,感慨自己的出身很难得到士族的认可,周昕居然主动给他出主意:“少君不妨拜一名师,再娶一贵女,以此广结人脉,结交士族。只要走出第一步,得到部分士族认可,以后便会越来越顺畅。少君有地有民有粮有兵,更有安定黎庶的大志,难道还怕没人前来报效吗”
严毅闻言大喜,请教道:“周公高见,令我茅塞顿开。只是不知以周公之见,我当拜何人为师,娶何人为妻”
周昕轻抚胡须,略作沉吟,缓缓道:“少君之师,须兼备学识、名望与人脉,三者缺一不可。少君既然立足于江东,眼下最合适的,不外乎一人。”
严毅急不可耐地问道:“何人”
周昕一字字道:“盛宪!此人博古通今,名扬江东,又曾担任吴郡太守,门生故吏遍布江东,友人亦多为名士豪杰。少君若能拜他为师,一切难题将徐徐可解。”
严毅听罢,脑中如惊雷炸响,豁然开朗,仿佛拨云见日。
他朝周昕深深一拜,语气诚挚地道:“周公之言,令我如醍醐灌顶,毅拜谢!”不待周昕回礼,接着又问:“再请周公赐教,在下当娶何人为妻”
五块五毛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