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块五毛小说网>都市小说>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 第103章 对不住了,皇帝给的实在太多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3章 对不住了,皇帝给的实在太多了(2 / 2)

能力越大,需负的责任越大。

税收不就是为了在一定程度上,调节收入水平,缩小收入差距的吗

还说咱与民争利,这话你们咋好意思说出口

真以为咱不知道,恁口中所谓的民是什么

所谓的与民争利,是和谁在争利

无非就是进入恁,还有

说到后来,朱元璋的目光落到了唐胜宗,费聚,陆仲亨,吴良等一干淮西勋贵的脸上。

这话听的唐胜宗等人,心里特别的不自在。

有种当着文武群臣的面,就被皇帝将遮羞布一把扯下来的感觉。

与民争利,向来都是用来反击皇帝向下伸手,想要加商税,或者是皇帝想要插手商业的一大利器。

尤其是如今的皇帝,又是一个非常喜欢把关心百姓,对百姓好挂在嘴边的人。

在这等情况下,与民争利这一套说辞,对于如今的皇帝别提多好用。

以往可谓是屡试不爽。

结果现在,这招却忽然没用了

皇帝现在的词是一套套的,直接把做生意的,和普通百姓分开说事了。

这就算了,居然还在大庭广众之下,直接说了,那些做生意的和他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过分!

太他娘的过分了!

虽然事实情况就是如此,可也不能直接就这样说出来啊!

“上位,这……话虽然这样说,可十税六着实是太重了,弄不好参与互市的商队,真的会亏钱。

钱财这些是小事,若是因为些许钱财,耽误了大事才最是划不来。

不若……十税一好了。”

在这等关口,丞相胡惟庸又一次开了口,站在淮西勋贵这里说话。

他不仅仅要做文官的丞相,也要做武将们的丞相。

淮西勋贵这样一股极其强大的力量,他不会忽视,更不会放过。

以往,除了另外的国公身边汇集的力量之外,剩下的淮西勋贵都汇集在了李善长这老狗身边。

如今这老狗断了脊梁,不仅和文官们划清界限,就连这些武将之间,也逐渐的越来越远了。

这不就是他胡惟庸的机会

淮西勋贵的力量,实在是太强了。

哪怕只是掌握其中的一部分,对于他来说,都是一个强大的助力。

听到丞相胡惟庸在此时开口,唐胜宗等人心里都是不由一喜。

对胡惟庸心存感激。

“上位,非是臣等故意不配合恁,要和恁唱反调。

实在是十税六真太高了。

要是能和丞相说的那样,十税一的话,倒也不是不行。”

“对,十税一的话还行,能给那些做生意的人,留口汤喝。”

陆仲亨,唐胜宗等人纷纷开口表态。

虽然十税一和之前的三十税一比起来的话,也高了许多,让他们感到肉疼。

属于平日里,绝对不能接受的范畴。

不过现在和皇帝说的十税六比起来,倒也不是不行。

“十税六真就没有利润吗

真以为咱对于商贸之事一无所知了

如今草原上什么都缺,咱们大明这里的诸多东西,都是草原急需的。

铁锅,茶叶这些东西,更是抢手货中的抢手货。

一个铁锅换两头健壮大牛,非是玩笑话,而是真能达到的。

和那边做交易,十倍利润轻轻松松。

如此暴利,咱收个十税六怎么了

剩下的,抛出掉各种本钱,各种销,也有得赚。

而且还不是小赚。

咱留下的利润已经够多了!

若这样利润还觉得不够,吃不饱,不满足,那就不要做了。

咱这里安排人来做这些事。

既然觉得赔钱,就由咱这里赔钱好了。”

朱元璋的话,说的更加不客气。

十税六这个,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真要是不满足,他这里真不介意亲自安排人做这些事。

组建一个国营性质的贸易公司,专门负责和草原上进行贸易,也不是不可以。

朱元璋这话说出口后,陆仲亨等人一个比一个难受,一个比一个心惊。

皇帝现在这样不好糊弄的吗

到底是谁给皇帝泄的密

让皇帝对这些掌握的这般清楚

十税六当然不想十税六,这比杀了他们还难受。

但此时又不好再轻易开口了。

一方面是听出了皇帝话中的强烈不满,不想继续强硬下去触皇帝的霉头。

另外也是怕皇帝真的会一气之下,撇开他们,真的动手组建商行来做这个生意。

真要如此,亏损可就了。

不仅仅是互市这块大肥肉,连口汤都捞不到。

更重要的是,尝到了做生意的甜头后,皇帝会不会食髓知味,接下来把手伸到更多的地方

比如把北面的诸多生意,都收归皇帝所有。

真要这么做的话,那他们的损失可就太大了。

不仅仅是当代的利益,连带着子孙后代的利益,只怕都要一并给交代了。

可真的就这样同意十税六这个高到离谱的税率,他们又真的不情愿。

因此,华盖殿内,一时间陷入到了沉默里。

不少和武将不对付的文官,直接进入到了看笑话的状态里之中。

之前空印案发生,这些丘八们一直在看乐呵。

现在舒服了吧

皇帝的刀子砍到这些人头上了吧

“上位,这……臣还是觉得有些不妥。

商贸之事,朝廷不能过于干涉。

十税六前所未有……”

关键时刻,丞相胡惟庸又一次站了出来。

在胡惟庸开口后,中书省里的一些官员,乃至于是六部中的不少官员,也都跟着开口,用词委婉的在这里劝说起来。

唐胜宗等人为之欣喜。

对胡惟庸这个丞相,也越发的感激和敬重起来。

胡惟庸这个丞相真的很可以,有事他是真上啊!

“这六成税,两成归内帑,八成归太仓。”

朱元璋没有直接回答胡惟庸等人的问题,而是淡淡的说了这样一句话。

“上位,臣觉得这十税六倒也不算高。

诚如上位所言,和草原上互市做生意乃是暴利,必然能赚的盆满钵满。

哪怕十税六,剩下的也足够那些人,吃的满嘴流油了。

况且这互市之事,乃是上位提出来的,属于一项新生意。

在这上面多收取一些税,也是理所应当。

而今国家正是用钱之际,朝廷手里面多些钱粮也是好事,能让大明变得更好。”

闻听了收上来的税,八成都要归太仓后,胡惟庸的态度瞬间大变。

那些中书省,以及六部的诸多官员,也都纷纷称赞皇帝圣明。

钱归内帑,还是归太仓,这里面的差距可大了。

既然皇帝只拿了一小部分,绝大部分都归太仓,那他们不得不同意了。

这下子,轮到唐胜宗,陆仲亨等人傻眼了。

他们是完全没有想到,皇帝居然还有这样的一招!

更没有想到的是,随着皇帝的这句话出口,朝堂上的局势变化竟然这样快!

刚刚还帮助自己等人说话,反对皇帝的人,居然纷纷倒戈。

不仅如此,已经有人开始向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要他们见好就收了。

吏部尚书詹同这家伙,更是直接质问他们,身为朝廷大员,开国侯爷,为什么眼里只有钱财,只有个人利益,没有一点大局。

陛下之前说的梦想,莫非都忘记了

气的唐胜宗想要当场打人。

“上位,十税六的确很好,对各方都有利。

这才是最好的税收。

是臣之前犯下了糊涂,一时间没能想清楚这里面的道理。

幸好上位您点醒了臣。”

唐胜宗一脸诚恳的对朱元璋说出这话。

在说这话时,他心里面都在滴血,只觉得无比憋闷。

陆仲亨,费聚,吴良等诸多人,也都纷纷表态,说十税六非常好,皇帝考虑非常得当。

“行,既然恁大家伙都说好,那这事就这么定下了。

丑话咱先说到前面,既然这事已经说好,那么在接下来实施的过程里,就按照说好的来。

别想着不老实,动什么手脚。

被咱抓住了,不管是谁,一律按规矩处理!”

事情说定,朱元璋例行警告一遍。

若是别的皇帝,这样的警告说多了,百官或许都麻木了,随便听一下也就过去了。

可遇到朱元璋这样的皇帝,他们是真不敢当作耳旁风。

因为但凡皇帝说了这样的话,那么接下来真的出事了,皇帝是真的会杀人。

绝对不会手软。

李善长站在这里,看着皇帝处置事情,暗自感慨,皇帝的手段越来越厉害了。

先让百官误解,要对所有商税都提高到十税六。

后面再说只针对这次的互市,让很多官员以为占到多大便宜一样。

顺利的把矛头,指向了唐胜宗等一小部分人。

后面又说出两成入内帑,八成入太仓,更是把中书省,以及中书省所属的六部等人的嘴都给堵住了。

把这件平日里并不好办的事,就这样轻描淡写的完成了。

并且这事,真的论起来的话,唐胜宗,陆仲亨,费聚等这些人其实也没吃亏。

原来的生意还有,又新增一笔生意,虽然要十税六,但还是有的赚。

就看这些人心里面怎么想,能不能想的开了。

而且,李善长总觉得皇帝的真实目的,不仅仅只赚钱,以及那未曾说出口的针对北元王庭的行动。

只怕这把商税提高到十税六,也是一个很大的目的。

虽然只是新开的互市十税六,但有了这个突破在,今后别的地方的商税,也不是不能慢慢往上加。

皇帝是越来越厉害了!

不仅仅是办事的手段越发老练,更重要的是,眼界似乎也开阔了很多。

以往的皇帝,可不会把手伸到提高商税上,更不会用这样的手段,来对付北元。

也不会下定决心,一举推翻他之前所坚持的那套坐收坐支办法。

很多人都在猜测,是刘伯温在背后给皇帝出主意。

但李善长总觉得不太对。

和刘伯温相互厮杀,又相互配合着做了多年的事了,他对于刘伯温还是很了解的。

刘伯温做不到这一步,有些事情,明显超出了刘伯温的能力范畴。

只能说,这个当过和尚,要过饭的放牛娃,天资惊人,聪慧程度,以及成长速度,超越了所有人的想象……

……

“事情办得如何了”

崇明岛,备倭水师衙门,靖海侯吴祯手中把玩着两个的铁核桃,出声询问。

“回禀侯爷,一切顺利,消息已经递到了大侯爷那里。

用不了多久,那大海船就能从龙江宝船厂出来。

顺江来到咱们这里。

方部海寇那里,也已经联络好。

会在第一时间结清剩余钱财,把船给弄走……”

“这件事,务必做到万无一失,这可是两千料的大海船。

但凡走漏了风声,那可就是吃不了兜着走!”

说着话,吴祯转过身来,手里铁球停止转动,一脸严肃的盯着这人,压迫感十足。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五块五毛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