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发电量不大,但可以部分满足村里的用电需求。
立即请来水电专家评估。
专家们实地考察后认为:这个想法很可行!水库的水量和落差,足以支持一个小型水电站。
但建水电站需要专业技术,投资不小。
“这样吧,”
周国宏提议,“咱们可以申请县里的可再生能源专项资金。同时,也可以通过村集体和村民共同投资的方式,筹集部分资金。”
经过村民大会讨论,最终通过了这个方案:由村集体出资60%,村民自愿投资40%,共同建设小型水电站。
工程很快就启动了。
在专业团队的指导下,水电站的主体工程不到两个月就完工了。
第一次发电的那天,全村人都来见证。
当电流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村里的电网时,大家都欢呼起来。
“想不到咱们村还能发电!”
老人们感叹道。
水电站建成后,村里的电费负担明显减轻。
而且由于是清洁能源,还获得了上级的表彰和奖励。
眼看着村里各项事业蒸蒸日上,周国宏却没有停下脚步。
“老陈,你说咱们村下一步该做什么?”
一天晚上,周国宏又向老陈请教。
老陈想了想:“我看可以搞点文化建设。现在村里经济上去了,但精神生活还是比较单调。要是能丰富一下文化生活,那才是真正的全面发展。”
周国宏点点头:“说得对!咱们得好好规划一下村里的文化事业。”
立即召集村干部开会,商量文化建设的事。大家七嘴八舆,各抒己见。
有人说要建个文化礼堂,方便大家看戏看电影。
有人说要成立文艺队,自己排练节目娱乐大家。
还有人建议办个图书室,提供阅读场所。
立即着手准备方案。
很快,一个“乡村文化振兴计划”就出炉了:
首先,在村中心建设文化礼堂,作为村民文化活动的中心。
其次,成立文艺队和读书会等群众组织,丰富村民的精神生活。
最后,定期举办文化活动,如戏曲表演、电影放映、图书交流等。
这个方案得到了村民的普遍支持。
但问题又来了:谁来组织这些活动?经费从哪来?
“这样吧,”
周国宏提议,“咱们可以申请县里的文化建设专项资金。同时,也可以通过村集体产业的收益,支持文化活动。”
很快,文化振兴计划就开始实施了。
首先是文化礼堂的建设,这是一个大工程。
村里选了村中心的一块地,设计了一个既实用又美观的文化礼堂。
它不但有戏台和观众席,还有阅览室和活动室。
工程启动后,村民们积极参与,有的出力,有的出材料,大家齐心协力,不到三个月就把文化礼堂建好了。
文化礼堂落成的那天,村里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庆典。
县里的领导也来参加,对村里的变化赞不绝口。
文化礼堂建好后,各种文化活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戏曲队每周末都有演出,吸引了周边村庄的观众。
读书会定期举办阅读分享,提高了村民的文化素养。
电影放映成了村里的常规活动,每周至少放映一场。
五块五毛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