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块五毛小说网>科幻小说>月照苏墨缘> 第34章 科举之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4章 科举之时(1 / 2)

苏婉站在科举考场外,望着那扇庄严肃穆的大门,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清晨的阳光洒在她身上,却未能驱散她内心深处的紧张。周围人头攒动,考生们或神色凝重,或故作镇定,每个人都怀揣着对这场考试的忐忑与期待。

深吸一口气,苏婉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她身着一袭素色长袍,简约而不失典雅,这是她精心挑选的,意在展现出自己的沉稳与端庄。她的头发整齐地束起,一根素雅的发带系在发间,几缕碎发垂在脸颊两侧,更添几分温婉。手中紧握着的考具,仿佛是她此刻唯一的依靠。

随着入场的指令响起,苏婉缓缓迈进考场。脚步虽略显沉重,但眼神中透着坚定。考场内的布局井然有序,一排排桌椅整齐排列,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这场考试的严肃与庄重。苏婉找到自己的座位,轻轻坐下,目光在周围扫视一圈。邻座的考生们有的在紧张地检查文具,有的在默默背诵经文,整个考场弥漫着一股压抑的气息。

苏婉将考具一一摆放整齐,笔墨纸砚在阳光下闪烁着微光。她的手指轻轻触碰着毛笔,感受着熟悉的触感,试图借此平复内心的波澜。然而,心跳依旧不受控制地加速,她能听到自己剧烈的心跳声在耳边回响。

“莫要紧张,多年的努力在此一举,定要沉着应对。”苏婉在心中默默给自己打气。她闭上眼睛,深吸几口气,努力回忆着复习过的知识,那些经史子集、诗词歌赋仿佛一幅幅画卷在脑海中展开。

当试卷分发到手中的那一刻,苏婉的手微微颤抖。她深吸一口气,缓缓展开试卷,目光落在题目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道关于经义阐释的题目,要求考生对某段经典经文进行深入解读,并阐述自己的见解。苏婉仔细研读题目,大脑飞速运转,过往学习的点点滴滴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她想起了无数个日夜在书房中的苦读,那些泛黄的书页上满是她的批注与笔记。她曾为了理解一段晦涩的经文,查阅大量的古籍资料,与夫子反复探讨。此刻,那些努力仿佛都化作了力量,让她逐渐镇定下来。

苏婉提起笔,蘸了蘸墨汁,在试卷上轻轻落下第一笔。她的字迹清秀工整,笔画间透着一股娟秀之气。她从经文的本意出发,结合历史背景和自己的理解,娓娓道来。在阐述观点时,旁征博引,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力求论证严谨、逻辑清晰。

随着书写的深入,苏婉渐入佳境,紧张感也随之慢慢消散。她完全沉浸在答题的世界里,仿佛周围的一切都不复存在。笔下的文字如潺潺流水,源源不断地流淌在试卷上。

接下来的题目是诗词创作。苏婉看到题目后,微微皱眉,陷入沉思。这是一道命题诗词,要求以春日之景为主题,创作一首律诗。苏婉的脑海中立刻浮现出春日的美景:繁花似锦、绿草如茵、蝶舞蜂飞……她试图捕捉那些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画面,将其融入诗词之中。

片刻之后,苏婉眼中闪过一丝灵光,灵感如泉涌般袭来。她挥动毛笔,诗句在笔下应运而生。“春日初临万物苏,繁花绽蕊绘新图。柳丝袅袅迎风舞,燕语喃喃绕舍呼。”开篇描绘出春日生机勃勃的景象,用词清新自然,给人以扑面而来的春之气息。

接着,她继续写道:“翠岭含烟添秀色,碧波漾影映云衢。凭栏远眺心沉醉,愿化清风入画图。”颈联和尾联进一步渲染春日的美景,将自己陶醉其中的心境表达得淋漓尽致,同时也展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情怀。整首诗意境优美,韵律和谐,充分展现了苏婉深厚的文学功底。

在完成诗词创作后,苏婉稍作停顿,活动了一下有些酸痛的手腕。她看了看时间,还有不少时间用于后面的答题,于是深吸一口气,继续向下看去。

后面的题目涉及到时事评论和策论。这部分题目要求考生对当下的社会现象和国家政策发表自己的见解,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苏婉深知这部分题目不仅考查知识储备,更考验自己的思维深度和对现实问题的洞察力。

她认真思考着当下社会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民生疾苦、吏治腐败等。她结合自己平时的观察和思考,在试卷上写下自己的观点。她主张轻徭薄赋,减轻百姓负担,让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在吏治方面,她提出要加强监督机制,选拔德才兼备的官员,严惩贪污腐败之人。

在论述过程中,苏婉条理清晰,论据充分。她引用历史上的成功案例和失败教训,来支持自己的观点,使论证更具说服力。她的文字中透露出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殷切期望。

时间在紧张的答题中悄然流逝,苏婉全神贯注地应对着每一道题目。她时而低头沉思,时而奋笔疾书,额头上渐渐冒出细密的汗珠,但她浑然不觉。

在回答一道关于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题目时,苏婉陷入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她认为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至关重要。她提到,如今社会上有些人盲目追求新奇,忽视了传统文化的价值,这是一种短视的行为。

为了阐述自己的观点,苏婉列举了许多经典的文化作品和传统技艺,强调它们所蕴含的智慧和价值。她提出,应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教育和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热爱传统文化。同时,也要鼓励创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相结合,使其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在答题过程中,苏婉也遇到了一些难题。有一道关于古代哲学思想对比的题目,涉及到多个流派的观点和理论,错综复杂。苏婉起初有些无从下手,心中不免涌起一丝焦虑。

但她很快调整心态,告诉自己要冷静。她闭上眼睛,在脑海中梳理各个哲学流派的主要观点和特点,然后逐一进行分析对比。渐渐地,思路变得清晰起来,她开始在试卷上写下自己的分析和见解。

她从儒家的“仁爱”思想、道家的“无为而治”、墨家的“兼爱非攻”等方面入手,详细阐述了各个流派的异同点。在论述过程中,她不仅准确地引用了经典着作中的原文,还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进行说明,使整个回答深入浅出,富有内涵。

随着最后一道题目的完成,苏婉终于松了一口气。她放下手中的笔,揉了揉发酸的眼睛,看着眼前写满文字的试卷,心中五味杂陈。这张试卷承载了她多年的努力和梦想,每一个字都是她心血的结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五块五毛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