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十四。
周遇吉率五万大军入川作战。
同一时刻,刘文秀率两万大军平定云南各州县。
李定国则坐镇昆明统筹全局。
同样是十月十四这一天。
出使陕西的李岩返回了京师。
大都督府。
沈战、李岩、宋献策三人坐在一起谈事情。
李岩很想劝沈战放弃出兵西域的想法。
但是他不能说得太直白。
沈战为攻打西域做了太多准备。
他的决心肯定不是哪个人随便说几句话就能动摇的。
即使这个人是沈战的首席军师李岩也不行。
于是,李岩决定走曲线救国的路子。
“大都督,陕西总兵张士仪已归附龙腾军。
从此陕西省就是我龙腾军的实控地盘。
不过那张士仪有不小的疑虑!”
“他有何疑虑?”沈战关心地问道。
李岩摆出一副忧国忧民的样子。
“据张士仪描述,陕西人口较农民起义之前锐减一半!
还好陕西原先的人口基础够大。
最新数据显示陕西境内现有四百万人口!”
“四百万不少了,以吾的估计也就两百万!”宋献策唏嘘道。
宋献策真不是瞎说。
崇祯初年的时候陕西确实有过800万人口。
但是经历了连年旱灾、蝗灾和十多年的农民军起义之后。
陕西全境早已被祸害得不成样子。
大量土地荒废,水利设施损毁严重。
有太多吃不上饭的百姓跟着农民军四处流窜。
就算是有一部分老实人想留在家里种地,他也不一定能养活得了自己。
在这种情况下陕西的800万人口能剩下200万就不错了。
那为什么此时的陕西却恢复到400万人口的规模呢?
这正是李岩接下来要铺垫的话题。
“陕西人口恢复如此之快。
这主要是得益于龙腾军的威武和朝廷的政策。
其一,龙腾军剿灭了各路农民军。
陕西百姓的生命有了基本保障。
其二,朝廷大量赊给百姓口粮、种子和土地。
这让陕西百姓看到了生的希望。
其三,大都督和陛下共同出资为陕西兴修水利设施。
这一举措让土地的收成有了基本保障。
正是因为朝廷推出了如此多的利好政策。
陕西百姓才纷纷返回家乡安心种地。
不过目前的陕西隐患也不小!”
“陕西最大的隐患是什么?”沈战追问道。
这个问题的答案直接关系着沈战解决西北问题的态度。
李岩忧心忡忡地说道:
“据陕西总兵张士仪描述。
九成以上的陕西百姓皆身背巨额债务。
他们的口粮和种子都是从朝廷这里赊的。
若无战事这些债务两三年便能还清。
一旦陕西地区再起战事那么百姓的生活恐怕又要崩了!”
李岩虽未明说但沈战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
陕西是距离西域最近的一个省。
一旦沈战对西域用兵。
那么陕西必然要出动大量的人力、物力支援龙腾军作战。
战争一起无数陕西百姓的生活立刻就会崩掉。
打仗最终苦的还是百姓!
沈战眉头紧锁,他的意志不会轻易动摇。
“西域事关东北和蒙古。
没有充足的棉花东北和蒙古就发展不起来。
吾不可能轻易放弃对西域用兵!”
李岩当然知道沈战对棉花这东西的执着。
“大都督,属下知道您非要得到棉花不可。
但得到棉花的途径不一定非要发动战争。
其实我们还有其它的选择!”
“什么样的选择?”沈战好奇地说道。
李岩坏笑着说道:“大都督不是最擅长趋虎吞狼之计嘛!”
“噢~~!”沈战顿时来了兴致。
五块五毛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