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都是一环套一环的,少了哪样都不行。
沈战给吴三桂准备的惊喜还没完。
“多尔衮从日本抓回来的奴隶还有四十一万没动。
六万男性奴隶我全部留给你。
三十五万女性奴隶我给你留下二十四万。
刚好给你凑个三十万的整数。
剩下的女奴我还有用!”
“哈哈!”吴三桂嘴都笑歪了。
加上这三十万奴隶,吴三桂手里的百姓已高达两百万。
两百万啊,有了这样一个庞大的人口基数何愁东北省发展不起来!
正在吴三桂暗自窃喜的时候,沈战对他的要求来了。
沈战用木棍点向了沙盘,吴三桂的目光随之移动。
“此地有丰富的铁矿资源。
本都督要求你一年之内把东北省自己的铁厂建起来。
铁厂的年产能不能低于两百万斤。
你再看这里,这里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一年之内你把东北省自己的煤矿建起来。
两年之内东北地区必须用煤大量代替木材。
这两样东西你要是做不到东北省的发展绝对快不起来!”
沈战所指的第一个地方是后世的辽宁鞍山。
鞍山的铁矿储量以亿吨来计算。
吴三桂开发好了够他用个几百年的。
沈战所指的第二个地方是后世的辽宁抚顺。
抚顺的煤同样够吴三桂用上几百年的。
在工业革命尚未发生的时代。
沈战给吴三桂指的这些矿产资源完全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有粮、有煤、有铁,东北省才具备腾飞的基础。
当吴三桂暗自感叹有沈战这样的爹真好的时候。
沈战这位大爹还在为吴三桂操着心。
“本都督很快就会攻打蒙古。
搞定了蒙古之后来年吾就去打西域。
东北苦寒,百姓棉衣严重不足。
等吾打下来了西域棉花的问题便得到了根本解决。
到时候西域的棉花重点供应北直隶和东北省。
有了棉衣棉裤百姓就不需要猫冬。
你建设东北省的脚步又能加快许多!”
“爹呀!”吴三桂就差泪流满面了。
老吴接触沈战之前一向自傲。
他觉得整个大明比他优秀的人凤毛麟角。
跟沈战相处久了之后吴三桂才发现自己啥也不是。
在沈战面前吴三桂感觉自己就是一只井底之蛙。
猫冬是东北话,大概意思是说一到冬天东北人就只能在温暖的室内猫着。
室外的活儿那肯定是一点都干不了。
没有厚棉衣、棉裤、棉鞋、棉帽子、棉手套的情况下。
东北的百姓长时间在室外停留大概率会冻伤。
冻伤很可怕,轻则落下残疾,严重点会死人的。
所以说,东北一到了冬天基本上处于停摆状态。
官府想搞个工程基建啥的根本就不现实。
但是,如果吴三桂手里有了充足的棉花。
那么一切都会变成另一番场景。
百姓们可以正常到室外活动,官府也可以适当搞一些基建项目。
后世的华夏不缺棉花,因此很少有人重视棉花这东西。
可是在明朝棉花却是绝对的战略资源。
沈战有事没事就将收复西域挂在嘴边上。
大明的高层知道这绝对是能改变大明国运的事情。
吴三桂:我沈爹也不容易,刚打赢了一场战争紧接着又要发动两场战争!
沈战:你要经历过后世就会明白一个道理,和平跟安逸都是打仗打出来的!
五块五毛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