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泽孝这个时候也跑了过来,在陈吉发耳边小声解释道:
“他们是张献忠的人。总理熊大人执意要招抚,便纵容这帮土匪为祸乡里,要挟府县。谷城知县阮之钿向巡抚大人上了好些折子,但到了熊总理那里,便石沉大海。”
陈吉发点了点头,对着那群兵痞道:
“我陈某人管不着襄阳的事情,但管得到你们这群当街为恶的土匪。现在,你们列队缓步出城,我便不再追究你们纵马扰民,若是不然,就看看是你们的脖子硬,还是我武昌铁骑的马刀硬了。”
那群兵痞虽然面上嘴硬,心中却是十分惶恐。
这帮人跟着张献忠,几次在武昌兵手中吃亏,尤其是霍山峡口之战,将张献忠老营完全击溃。
这些人畏惧的兵马之中,除了卢阎王与贺疯子,就是这陈吉发。
“哼,敢捋八大王的面子,小子,你死定了!”
那领头的人甩下色厉内荏的话后,竟然乖乖降低了马速,列队离开了。
陈吉发手刀回鞘,不以为意的掸掉衣摆上的浮尘,翻身上马。
“跳梁小丑,迟早收拾你们。”
周围的百姓见着这一幕,纷纷叫好鼓掌起来。陈吉发和姚泽孝不便久留,四下拱手,转身就走。
只不过,方才那一幕落在了街边二楼的茶室贵人眼中,啧啧称赞不已。
这人是个二十多岁的青年,身穿宽袍,绣有金线龙纹,摇着一柄折扇。
“不愧是江夏陈子安,一剑屈敌,有古大侠之风也。”
与他对饮的是位和尚,憨态可掬,耳垂肥厚。听了那位公子的话,笑道:
“能得世子赞许的人可不多。”
侧面坐的是位劲装打扮的武人,听见和尚这样说,接过话来,颇不赞同。
“大师是瞧不起吗?方才那一剑,可不是随便哪个人都能斩出来的。”
“倒没有瞧不起的意思。”和尚给两位斟茶,“只是,勇则勇矣,还缺点智略。招抚张贼是总理大人定下方略,他当街与人冲突,怕是要吃些苦头。”
“嗐,怕个什么?”被称为世子的贵公子嗤笑道,“小小贼寇,道衍大师莫要真当个大事。”
“非也,佛曰慈悲,能少造杀孽,是为当世功德。”
世子依旧弯着唇角,不再搭话,只起身收起折扇。
“走,咱们去会会这位江夏陈子安。”
陈吉发此时已经到了巡抚衙门,通传之后,顺利见到了方孔炤。
因为捐建书院和物资的事情,如今方巡抚对陈吉发比往日更加热络了些。
二人聊了些军政事务,不多久,就提到了谷城的张献忠。
“前段时间听说罗汝才也要投降,他们要求仿照张献忠,在郧阳、房县驻防。报告已经送到了熊总理处,听说正准备报圣上批准。”
由于陈吉发煽动了蝴蝶翅膀,在霍山峡口大败张献忠,导致了他比历史上虚弱很多,提前接受了招安。引起的连锁反应,导致了罗汝才部也更早接受了招安,让整个崇祯十一年中原局势变得平稳起来。
这个局面实际上更有利于明帝国的复苏,但前提条件,是不要出什么意外。
陈吉发斟酌道:“如此一来,湖广的匪患就基本平息了,也算有些好处。今年春耕,中丞大人不妨试试新的农作物种子,年底应该有个好收成。”
“但愿吧。本官只是担心谷城的张献忠不老实。他旬日来府里滋事,要钱要粮。谷城县多次上折子,可惜熊总理那里,均不得通过。”
“襄阳乃襄王封地,不容有失。谷城又离襄阳太近,不得不防。不如,您向武昌重工下个订单,弄几门炮来加固城防?”
“是这个道理。不过,襄阳连年兵灾,怕是拿不出银钱来加固城防。”
“听闻襄阳的盐引主要是放给了四川和陕西,用的是井盐。中丞大人要不要试试海盐?”
方孔炤抬眼看了看陈吉发,笑了起来。
“原来在这里等着本官?”
“互利共赢嘛。您是知道的,学生商贾出身,做任何事情,想的都是交换。”
“行吧。不过这件事你得自己去做。如今川东和陕南的盐帮都非常强大,与流寇也差不太多。好些个都有土铳土炮,建有坞堡,你要压服他们,不太容易。”
“做生意嘛,讲究先礼后兵,先谈合作,再谈吞并。只要中丞大人支持,接下来的事情,您交给学生就好。”
五块五毛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