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四散的谣言,如同一场迅猛的风暴,卷走了朱允炆在百官心中的信任。一时间,部分朝廷官员纷纷倒戈,投向朱棣的阵营。
这些叛臣为朱棣献上诸多朝廷官军的军事机密,使得此前作战受挫的朱棣得以重新布局,宛如困龙入海,再度焕发出勃勃的生机。
建文四年五月初七,骄阳似火,炽热的阳光毫无遮拦地倾洒在淮水之上,粼粼波光仿若一片耀眼的金色火海。
燕军如黑色潮水般,汹涌抵达淮水北岸的泗州。对岸,朝廷军大将盛庸早已严阵以待,步骑数万,阵列齐整,铠甲在日光下闪烁着森冷的寒光;战舰数千艘,宛如钢铁巨兽,横亘江面,气势慑人。
朱棣伫立在北岸高坡,俯瞰着南岸的盛庸军,嘴角浮起一抹冷笑。他深知此役艰难,可眼中的战意却熊熊燃烧,仿若能将这滔滔淮水煮沸。
“传我命令,声东击西,先以小舟试探,迷惑敌军!”朱棣的声音低沉却有力,如洪钟般传遍整个军营。
燕军士兵迅速行动,数十艘小舟如离弦之箭,向着对岸飞驰而去。盛庸见状,立刻指挥军队集中火力拦截。
一瞬间,箭如雨下,江面上水花四溅,喊杀声震耳欲聋,仿若要将这天地都震裂。然而,这只是燕军的佯攻之计。就在盛庸军将注意力全集中在小舟上时,燕军主力悄然从上游一处浅滩渡过了淮水。
“杀!”燕军的呐喊声如滚滚惊雷,瞬间打破了南岸的平静。盛庸军阵脚大乱,士兵们惊慌失措,四处奔逃。燕军如猛虎下山,势不可挡,很快便攻陷了盱眙。
此后,朱棣再次出征,仿佛真的得到神助。每次交战,总有一阵奇异的狂风呼啸而起,迅猛异常,吹得朝廷军睁不开眼,阵型大乱。
而燕军却在风中行动自如,朱棣趁机指挥军队发动攻击,大败盛庸。这一场辉煌的胜利,让燕军士气高涨,也让朱棣离自己的目标更近了一步。
五月十一日,盱眙城内议事厅中,气氛凝重得仿若能拧出水来。朱棣心中忧虑重重,最担心的便是朱允炆调遣沐家军和梅殷的军队。梅殷手中握有五十万大军,沐家军也有三十万之众,一旦朱允炆调令下达,这些大军压境,朱棣将难以招架。
“姚师傅,看这舆图。”朱棣指甲深深掐进济南府的位置,绢帛上渗出血渍,“五十万南军像铁索横江......”话还未说完,帐外传来铠甲的铿锵声。
朱高煦掀帘而入,眉骨上新添的刀疤还在渗血,大声说道:“父王,儿臣认为,应取凤阳。凤阳乃朝廷龙兴之地,拿下凤阳,便可阻断朝廷北方援兵,再南下渡江,可保万无一失。”
五块五毛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