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杜鲁门和洛克菲勒:石油战略布局与霸权谋划
>>>洛克菲勒与杜鲁门的会面
“真没想到,我一手精心打造的标准石油垄断体系,竟会以这般方式轰然崩塌。”
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这位曾独占美国石油市场90%以上份额的石油巨头,标准石油公司的传奇创始人,脸上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落寞与感慨。
曾经,标准石油就像一座坚不可摧的钢铁堡垒,牢牢掌控着美国石油行业的命脉。
然而,世事无常,随着德克萨斯石油市场的意外发现,这座看似永恒的堡垒瞬间土崩瓦解。
如今,他已成为杜鲁门创立的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的一员,身份的转变和行业格局的巨大变迁,让他的内心五味杂陈。
“怎么说呢。”
嗤——嗝!
杜鲁门一口气将手中的可乐喝了个精光,随后打了个响亮的饱嗝.
“反正德克萨斯州政府和石油行业的竞争企业,一直死死盯着标准石油的扩张,千方百计地加以阻拦,垄断体系的瓦解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话虽如此,可本还是能通过诉讼,多多少少拖延些时日的。”
洛克菲勒微微皱起眉头,眼中透露出一丝不甘。
“哎,那可不行。”
杜鲁门摆了摆手,语气十分坚决,此刻,他正与洛克菲勒进行着单独会面。
在opEc会议召开之前,与这位既是他背后的支持者,又是大型石油企业董事长的洛克菲勒协调好意见,显得尤为重要。
“西奥多·罗斯福总统当时可是虎视眈眈,就像一只饥饿的猛虎,一心想着挥舞大斧,将石油垄断托拉斯彻底拆分,怎么可能拖延得了呢?”
杜鲁门的话语中充满了无奈,他深知罗斯福对垄断企业的强硬态度,那是绝不可能轻易改变的。
根本就没有任何拖延的可能性。
虽然最近罗斯福总统的反垄断决心似乎有所减弱,但从一开始,他和作为垄断资本主义化身的洛克菲勒之间,关系就极为紧张。
仅仅看新设立商务部,甚至在内部专门成立企业局这一系列举动,就能清晰地洞察他的态度。
“何止是罗斯福,麦金利总统在任期的最后阶段,不也一门心思地想要拆分石油垄断企业吗?虽说最终以失败告终。”
杜鲁门继续说道,结果麦金利总统还遭遇了暗杀。
当然,他并非被石油巨头所害,而是倒在了无政府主义者的枪下。
但不管怎么说,洛克菲勒在这件事上,运气着实不错。
“啊,回想起和新泽西法院合作的那次,真是惊险万分。麦金利总统一心要拆解石油产业的时候,那可真是让人提心吊胆,每一刻都仿佛如履薄冰。”
洛克菲勒的思绪被拉回到了那段惊心动魄的日子,他创立的标准石油,当时差点就被无情地拆分成30多家公司。
好在最终有惊无险,标准石油得以保留,至今仍在石油行业占据着重要的一席之地。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多亏了我的暗中支持。也算是拿回了投资份额。现任罗斯福总统从反垄断立场上有所松动,归根结底,也是你的功劳。”洛克菲勒看向杜鲁门,眼中闪过一丝感激。
“嗯,要是没有我,您恐怕早就被商务部的那些‘恶鬼’撕成碎片了。”杜鲁门半开玩笑地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调侃。
“……没错。”
洛克菲勒微微点头,深吸一口气后,缓缓点燃了一支雪茄。
一向自制力极强的他,此时竟然抽起了雪茄,足以见得他内心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商务部企业局成立的时候,我动用了所有能找到的说客,想尽了一切办法,试图阻拦。”洛克菲勒回忆起那段艰难的抗争岁月,神色有些凝重。
“是的,这是罗斯福总统直接下达给联邦政府的明确指示,谁都能看得出来,企业局的主要目标,就是针对标准石油。”杜鲁门肯定地说道,这可不是毫无根据的猜测。
实际上,在历史上,商务部企业局被人们称为反托拉斯局,它和着名记者艾达·塔贝尔一起,成为了拆解标准石油的头号功臣。
总之,只要罗斯福总统一旦下定决心,随时都会动用企业局,来真正地拆分标准石油。
“罗斯福那家伙还真是固执。”洛克菲勒忍不住抱怨道,他就是个典型的清教徒,性格中带着一股执拗劲儿,怼天怼地怼空气,对垄断企业更是毫不留情。
“从这个意义上说,你创立opEc,还真是神来之笔。”洛克菲勒话锋一转,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神色。
他现在因为脱发,连胡子都掉光了,但在杜鲁门看来,没了胡子的洛克菲勒,反而更显气势,愈发强大。
那身黑色的西装,穿在他身上,更衬出他的威严,不愧是美国产业界的巨头。
不管怎样,得知他的压力有所减轻,这无疑是个好消息。
“是这样吗?”杜鲁门微微一笑,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
“opEc不是一直在阻止罗斯福总统制裁垄断托拉斯的行动吗?自从有了opEc,就再也不用担心反垄断派像一群饿狼一样,时刻盯着我们了。”洛克菲勒解释道,语气中充满了欣慰。
“嗯。”杜鲁门轻轻应了一声,心中对洛克菲勒的话表示认同。
“虽然组建opEc打破了标准石油的垄断壁垒,说不心疼那是假的,但从标准石油有了在国际上成长的广阔空间这一点来看,还是值得肯定的。”洛克菲勒坦诚地说道,他的目光望向远方,似乎已经看到了标准石油在国际舞台上的新发展。
“您不喜欢垄断了吗?”杜鲁门好奇地问道,这个问题似乎触及到了洛克菲勒内心深处的想法。
洛克菲勒沉默了片刻,对杜鲁门的问题陷入了沉思。
“我曾经坚定不移地认为,垄断是积累财富的捷径。在那个被称为镀金时代的疯狂岁月里,似乎只有垄断,才是通往成功的唯一正确选择。但现在,我也有些迷茫了,或许时代真的已经变了。”呼噜——洛克菲勒端起咖啡,轻轻喝了一口,听说他最近迷上了咖啡,看来所言非虚。
“不过,像海湾石油这样的公司,我还是不太喜欢。”洛克菲勒话锋一转,脸上露出了一丝不悦。
这倒也不难理解,洛克菲勒一向容不得别人在背后搞小动作,海湾石油的一些行为,显然让他颇为不满。
“……铺垫了这么多,我们来梳理一下这次opEc要讨论的事项吧。”杜鲁门见时机成熟,便将话题引入了正题。
“好的。”洛克菲勒点了点头,神情变得专注起来,一场关于opEc未来发展的重要讨论,即将拉开帷幕。
>>>石油战略与国际局势探讨
“阿塞拜疆啊。确实,光靠罗马尼亚的石油产量,既要维持德国军队的运转,又要兼顾民用石油产业,实在是远远不够。”
阿塞拜疆,这片土地随着巴库这座大城市以及部分高加索地区被俄罗斯占领,其境内的巴库油田也被俄罗斯收入囊中。
如今,巴库油田已然成为俄罗斯的核心能源资源,在俄罗斯的能源战略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先不说完全占据德国汽车产业,单是柴油的消耗量就大得惊人。”
谈及德国汽车产业,洛克菲勒的重视并非毫无缘由。
以亨利·福特为首的汽车企业,正以雷霆万钧之势大力推动着汽车产业的发展,使得石油消费量如同火箭般呈几何级数增长。
“亨利·福特的t型车实现了汽车的大规模生产和商业化,美国的石油消费量急剧上升。”
美国国会也从法律层面给予了大力支持,为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保驾护航。
要是德克萨斯石油的发现再晚一点,联邦储备系统恐怕就得承受物价上涨的巨大压力了,毕竟汽车产业的发展势头实在是太过迅猛。
“一开始还担心德克萨斯石油产量太多,会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但没想到汽车产业的发展如此强劲,完全消化了德克萨斯石油的产量,石油市场再次迎来了繁荣昌盛的景象。”洛克菲勒感慨地说道。
“不仅如此。”
嗤——杜鲁门又打开了一罐可乐,发出清脆的声响.
“最近海军有一股明显的趋势,要把能源从煤炭换成石油。大家普遍认为,用石油驱动锅炉比煤炭更能增强海军实力,而且效率也更高。”
“听说英国皇家海军也在全面更换为石油驱动。虽然因为英国经济危机,在能源转换上遇到了不少困难,进展有些吃力。”杜鲁门耸了耸肩。
“嗯,美国海军已经有一半以上换成石油锅炉了。”杜鲁门接着补充道。
“真快啊。”洛克菲勒感叹道,石油消费市场正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曾经标准石油的垄断时代已然成为过去式,而真正波澜壮阔的石油经济时代才刚刚拉开大幕。
“嗯,多亏了在海军咨询委员会任职,我才能及时了解海军方面的信息。”杜鲁门解释道。
五块五毛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