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美英金融博弈与英国内部分裂
>>>
“科尔总裁您远道而来,辛苦了。”
华盛顿特区,财政部所属的地下隔音会议室。
英格兰银行总裁与英国财政大臣罗伯特一同参加三方会议,杜鲁门带着热情的笑容迎接这两位英国经济界的巨头。
“我们这算是初次见面吧。”
“是的,我与英格兰银行的各位董事有过会面,但与总裁您倒是初次相见。”
“哈哈,确实是初次见面。几周前,由于英国首相府的强烈抗议,总裁刚刚更替。”
说是英国首相府的抗议。
但这位总裁看起来并非与首相府关系密切之人。
原本以为这个时候首相府会安插自己的心腹,没想到这位英格兰银行总裁对首相府反应强烈。
“啊,别误会。虽然我是因首相府的抗议而成为总裁,但我厌恶英国首相府。我能成为总裁只有一个原因。”
唰。
英格兰银行的科尔总裁递出一张名片,很眼熟的名片。
杜鲁门瞪大了眼睛,那是他父亲Jp摩根行长的名片。
“因为我是候选人中与美国金融交易最为活跃的总裁人选。”
啊,这下他明白了。
能让摩根行长亲自给名片的交易对象,在经济危机时刻确实有能力担任总裁。
“您真厉害,我父亲可是很挑剔的。”
“哈哈,不是的。想必英国首相府是想挑选一个能为他们所用的人。”
我本身没什么特别的。
总裁谦虚地补充了后半句,但杜鲁门不信。
从他展现出的气度就知道此人不简单。
“您把总裁职位交给副总裁了吗?”
“不,我打算交给约翰·巴林董事。想必现在他已经接过指挥棒了。他担任董事很久了,是个很值得信赖的朋友。”
“嗯?”
杜鲁门嘴角微微一动。
“约翰·巴林,您认识吗?”
那当然认识。
他是曾揭露英国内阁参与英格兰银行内部事务的人,以寻求美国庇护为条件泄露信息,实际上算是我方的内应。
英格兰银行总裁似乎对此事毫不知情。
这就是为什么情报和反情报工作如此重要,没有反情报工作,谁也不知道哪里混入了什么。
“之后他要是知道了肯定会抓狂,得让情报部门的人守好口风。”
内应成了临时总裁?
之前安插他的时候没抱太大期望,没想到还真中了大奖。
但这只是附加因素。
科尔总裁有意让约翰·巴林担任临时总裁另有原因。
“科尔总裁让巴林家族的后人担任临时总裁,这一招也能猜到大概。被巴林银行排挤的他,对贝尔福首相的怨恨想必超乎想象。”
这也证明了科尔总裁厌恶贝尔福首相。
确认了他是我方阵营,对杜鲁门来说真是一举两得。
但目前得装作不知道。
作为情报部门负责人,杜鲁门不能泄露他是内应的机密信息。
“嗯,不,我好像第一次听说这个名字。”
杜鲁门装作思考,摸了摸下巴。
不能表现出一听就完全不认识这个人,稍微停顿了一下,然后换上一副平静的表情。
“但既然科尔总裁让他担任临时总裁,想必是个有能力的人。”
最后还给出了好感猜测,自然地延续了对话。
“真想见他一面。”
这倒是真心话,杜鲁门心里确实想着以后找机会见一面。
“哈哈,您见了肯定不会失望。”
科尔总裁露出了微笑。
>>>
“杜鲁门,我们已经得到确切答复,英国殖民地香港也站在我们英格兰银行这边。当地总督也对贝尔福首相心怀不满,所以支持我们。”
果然,罗伯特财政大臣对香港的情况了如指掌,这也是他和英格兰银行总裁一同前来的原因之一。
当然,他与身为美国财政部长的杜鲁门私交也是原因之一,但他毕竟还是英国的财政大臣。
个人能力相当出色。
“现在英国分为反贝尔福派和贝尔福派。以英格兰银行为中心,反贝尔福派正在集结。”
“香港也是其中之一。”
“英国财政部也是反贝尔福派,但遗憾的是,目前贝尔福首相让一些高级公务员负责审批事务,导致财政部陷入瘫痪。”
“他这是故意搞破坏啊。”
“是的。”
这家伙疯了吧。
杜鲁门真的无法理解贝尔福首相,不明白他那种为了保住个人权力不惜牺牲国家的疯狂且变态的思维。
他也不想去理解。
现在贝尔福首相因为害怕自己倒台,将英国政治界极端两极化,试图搞派系政治。
既然这样,要内阁还有什么用?
“这又不是中南美发展中国家,在英国怎么能发生这种事?”
“所以我和罗伯特财政大臣达成了共识。英格兰银行有足够的资金,即便没有英国首相府也能行动。”
确实如此。
光是英格兰银行投资的项目,就能轻松吞下一般国家的预算。
“被白磷弹袭击的金库恢复了吗?”
“很遗憾,金库受损,大约30%的资产流失了,都毁于白磷弹。”
“那真可惜。”
杜鲁门拼命压制内心涌起的喜悦。
同时他在心里盘算着。
英格兰银行在海外的投资金额肯定超乎想象,光是与他相关的投资资金就相当可观。
“粗略估计,英格兰银行持有股票的投资对象有麦格理投资银行、香港兵器局,还有boSS债券银行。”
“本来还有朴茨茅斯公司,但朴茨茅斯造船厂整体倒闭,在恢复资金方面损失惨重。”
“不过应该还剩些资金吧。”
“当然。”
每一个投资对象都来头不小。
不愧是英国,如果算上英格兰银行在以印度帝国为首的殖民地的投资金额,那将是一个天文数字。
只是,英格兰银行开始投资的时间并不长。
“设立特殊目的法人进行投资,这个想法是借鉴了杜鲁门您的创意。”
本来中央银行不是投资银行,若要间接投资,就需要设立专门的特殊目的法人(Spc),通过吸纳市场资产的方式进行,因为法律限制较多。
“这可真是救命稻草。”
“是的。如果没有特殊目的法人,没有跟随杜鲁门进行投资,英格兰银行的处境会艰难得多。”
“确实。”
不,没必要感谢他。
杜鲁门敢说,就算你们把投资资金全部收回,也解决不了恐慌危机。
现在就算卖掉殖民地都不够填补窟窿,区区投资资金,简直是笑话。
但杜鲁门没有表露出来,因为他们为收回投资资金而进行的抛售方式对他有利。
“你们是想把资产卖给美国所以来找我吗?”
“是的,虽然想卖个好价钱,但也知道不太现实。目前能大规模承接我们资产的就只有美国了,其他能承受我们资产的强国已经不存在了。”
那是当然,大家都在打一场生死之战。
俄罗斯因恐慌元气大伤,现在才慢慢恢复。
所以除了美国别无选择。
“不错嘛。收购麦格理投资银行,垄断澳大利亚经济圈;收购香港兵器局的股票,垄断中国武器市场;收购朴茨茅斯公司股票,垄断无畏舰;收购boSS债券,垄断白银。”
每一项待抛售的资产都如同珍宝。
太诱人了,杜鲁门在心里暗自咽了咽口水。
他喜欢这种恐慌带来的好处。
五块五毛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