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朱樉坚持这样做,了解其担忧的高式子也只好尽力协助。
刚刚烧制出五六种规格的砖块,许星也加入了进来。
在见识了朱樉的众多举措后,许星改变了原本收徒的初衷。
他原本打算收朱樉为弟子,主要是为了有一个留在此地的借口,同时也有获取建造水坝技术的意图,并不真正期待朱樉能成为农家的杰出弟子。
然而,随着一个又一个意外的发生,他对朱樉的看法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现有的弟子相比,朱樉无疑更能推动农家的发展。
因此,许星开始在许多事务上刻意对朱樉进行“培养”。
从最初的水稻育种到后来的田间管理,每一步都由许星亲自带领朱樉边实践边学习。
用许星的话来说,作为农家弟子,必须了解每种作物的所有生长细节。朱樉虽然不必每次都亲自参与劳作,但却必须认真地将其记录下来。
许星不愧是连老聃都赞赏的人,除了各种农作物,无论是田间地头还是屋前屋后,几乎每种植物他都能说出其名称、习性、用途。
许星似乎想把他所知道的一切传授给朱樉,农事之余便带着朱樉一一记录这些植物,不仅要朱樉绘制图形,偶尔还会夹杂一些历史故事。
这可真是让朱樉受苦了,专门制作的空白书册,每天都要填满几本。书写原本只是一种消磨时间的休闲活动,现在却变成了沉重的负担。
除了中间参加星官大会和追捕盗跖那段时间外,朱樉只要有空闲,就会被许星充分利用,久而久之,除了收获一摞摞写满字的书册外,朱樉也成为了一名草药医生,一些常见的小病小痛他都能立刻找到治疗方法,其中一些方法甚至在治疗军中伤员时发挥了作用。
神农氏被后人尊为医药与农耕的先驱,而作为其衣钵传人的许星,也确实不负盛名。然而他极为谦逊,自认在农业领域仅略知一二,至于医学,更是未曾涉足。
朱樉听罢,心中不免暗自思量:若这也算未入门,那么仅仅村边的半数植物,自己已记满了数十册,若要精通,岂不是要堆成书山?
随着秋收的临近,许星对因盗跖之事而数日不见的朱樉愈发严格,不仅反复叮嘱粮食的晾晒与储存要领,更已筹划好秋收后的种种计划。
在他眼中,秋收并非农事的结束,而是新的起点,他有许多构想要通过朱樉来验证和实施。
朱樉几乎无片刻闲暇,这一日好不容易得空睡个懒觉,却被匆匆归来的清打断了美梦。
互助会逐渐步入正轨,前景看好之际,周王室却即将崩溃。
求贤令发布已三月,除了几位途经的游学之士出于好奇之心来蹭了几日饭食,姬研未收到任何强国之策。
那些名士大家,乃至初出茅庐的年轻学子,都对求贤令嗤之以鼻。
求贤令未得一贤,反而招致天下人的讥讽,如今贵族学子间是这样形容无才之人:无论如何,你仍可去周国为官。
姬研继位伊始,便接连遭遇挫折,更因求贤令而,好不容易等到老周王安葬,却未料盗跖一闹,周王室最后的遮羞布被扯下,丢在地上,还被狠狠践踏。
五块五毛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