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樉当然也很同情这些周人,但他了解内情,自然也不会劝说于芫改变主意,只是远远地凝视着偃师民众那破败的居所,黯然叹息。
处理完中军的紧急事务后,于芫便带着朱樉开始巡视军营。
由于偃师城是作为武城修建的,规模并不大,两千士兵分别驻扎在状况稍好的官署、军营和已无人居住的刘氏老宅中。
考虑到朱樉对军旅一无所知,于芫在巡视的同时,详细地向他解释了当前各国制的不同之处。
为了顺应当下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各国已经突破了《周礼》所设定的军事制度,不仅在军队规模上大大超出了原本应有的限制,在结构上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起初,军队的构成是以战车为核心,每辆战车上有三名甲士,战车周围有七十二名步兵,以及二十五名后勤人员,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作战单位。
战车不仅仅是冲锋陷阵的战斗要塞,它还是最基本的指挥单位,军队能否保持队形,能否听从命令进退,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战车的作用。
通常,一个国家的军事力量是以拥有多少辆战车来衡量的。
在春秋时期,拥有千辆战车的国家已经算是强大的国家了,而到了战国时期,只有拥有万辆战车的国家才能被称为强国。
当然,这里的一辆战车并不单单指战车本身,因为每辆战车还需要配备三辆牛车作为后勤补给车辆,所以很多时候一个作战单位实际上是四辆战车。
早期参与战争的主要是贵族,即使是跟随战车的步兵也是“旅下士”,属于居住在城市中拥有自己土地的最低级别的贵族。再往上一级就是拥有一个作战单位,即上百名私兵的小贵族。
贵族的地位与其在国家发生战争时能够提供的兵力成正比,如果不能提供相应的兵力,他们的封地就会被削减。
如果是卿这样的高级贵族,他们手中通常需要掌握师旅级的私兵才能确保自己的地位稳固。
随着战争规模的不断扩大,仅由贵族组成的军队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那些原本居住在城外的“野人”也开始被纳入征兵范围。
这样一来,原有的军制就难以为继,战车后面跟随的士兵数量不断增加,也不再完全由某个贵族的私兵组成,而是根据各国中央集权的程度,直接受国君控制的比例越来越大。
在列国之中,由晋国演变而来的尚、普、亚三国的“公兵”比例最高,尤其是亚国的武卒,不论出身,完全通过选拔产生,绝对属于国君一人的武装力量。
在亚国的亚加达进行变法之后,更是彻底剥夺了贵族拥有大量私兵的权利,将军队完全“国有化”,与此类似的还有正在大明朝进行变法的商鞅。
至于尚国,虽然像平原君这样的亲信贵族对封地还保有相当大的控制权,但外姓或旁系那些拥有封地的贵族已经连管理权都失去了,更不用说组建自己的私兵武装了。
在其他国家中,最早称霸的U国由于田氏取代齐国的影响,在军制方面反而落后于后来居上的三晋和大明朝。
田氏既不想公族力量过于强大,影响到嫡系的传承,也不想在遇到危机时公族没有任何力量进行反抗,因此军制上既有公家也有私家的成分。
五块五毛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