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地方官员愤怒了,直接将这些人定性为盗贼,组织力量进行追捕。由于守军人数实在有限,他们还发布了公告,动员民众参与。
这一举措引发了巨大的反响,捕杀盗贼能够获得军功。
于芫变法之后,军功变得极为宝贵,成为普通百姓摆脱底层社会的主要途径之一。听说只有几名盗贼,趁着秋收前休息的民众纷纷结伴出发。
每个人都渴望通过获得军功来提升地位,甚至连冶炼坊的工匠们也请假参与其中。
上万人在山野间进行搜捕,使得盗跖无法再隐藏行踪,经过多次小规模的冲突后,也引起了巡视完上党、正在黄河边准备乘船返回新郑主持开镰祭的于芫的注意。
根据地方官员上报的情报,于芫判断这些人并非普通盗贼,随即带领自己的卫队赶往渑池。
一到渑池,根据他们的战斗方式等迹象,于芫进一步推断这伙人就是盗跖集团,随即召集众人,亲自出马。
尽管得到了韩武的重视和信任,但由于缺乏值得称道的功绩,许多人对于芫同时担任国相和上将军的职位并不信服。
于芫自然也意识到了这种危机,理所当然地将盗跖在韩地的出现视为天赐良机。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没有什么比攻城略地、斩将杀敌的军功更有分量。
亚加达北邻尚京,东邻西邻,南邻漢州,没有一个是容易对付的对手,在新军未建成之前,于芫没有机会建立军功。
即使新军建成,如果大势没有根本性的变化,亚加达也不可能轻易对任何国家发动战争。
盗跖的势力与此迥异,他们在黄河两岸游荡了千年之久,任何能够彻底消灭他们的人,都将获得难以估量的声望。
起初,于芫的目标就不仅仅是战胜他们,而是要将他们完全摧毁。击败盗跖轻而易举,只需调动大军,甚至只需虚张声势,他们便会四散奔逃。
然而,要彻底消灭那些奉行“不胜则逃”为生存之道的盗跖,却是极其困难的。千百年来,无数智勇双全的将领试图实现这一目标,却无一人成功。
于芫未曾研盗跖并不出人意料,因为在那个时代,兵法并非公开的学问,除非家传,否则接触的机会极为有限。
成为亚加达国相后,于芫得以翻阅韩氏所藏的兵法典籍,但由于国务繁忙和个人性格,他既无时间也无兴趣去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尤其是兼任上将军,亲自负责亚加达新军的训练后,韩武甚至赠予他一套韩氏珍藏的兵法,他却将其搁置一旁。
与他颁布的新法相似,他的新军组建和训练也大量参考了魏武卒的组织训练方式,并根据亚加达的实际情况和兵源特点进行了调整。
因此,他确实没有理会朱樉,那部《六韬》确实是在抵达渑池后才匆忙学习的。但这并不影响他满怀信心地要彻底消灭盗跖。
道家历来对战争和杀戮不感兴趣,甚至感到厌恶,《道德经》中所描述的理想世界便是: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意指双方不会发生战争,所有人都能安享天年。
五块五毛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