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将外部的夯土摧毁,形成一个可以攀登的崩塌面即可。
哆尔混既不想在森林中混日子,也不想丧命,因此投降成了他唯一的选择。
对什阳城的炮击持续到第七天,城墙已开始小范围崩塌,随着炮击的继续,城内的建奴们也越来越焦虑。
这一天,城外最近的壕沟中竖起了一面巨大的旗帜,上面写着“擅杀城内华人屠城”。
什阳城内的华人并不多,作为后金国的都城,城内总人口不过五六万。
除了各阶层的贵族,就是大量的八旗精兵及其家属,贵族的仆从自然不必多说。
八旗精兵虽然在城内安家,但他们在城郊或驻防地还拥有田地,城内除了两三个阿哈服侍外,其他奴才大多在为他们耕种。
原本在城楼上看着城墙即将崩塌,还在讨论将城内的阿哈、尼堪到时候都抓到西城墙来,想看看城下的“辽右兵马”究竟如何攻城?
但现在巨幡一立,立刻打消了一部分人用阿哈当炮灰的念头。
擅杀华人者屠城,城外的兵马自称夏国,这个八旗贵族们早已知晓,这么说来城外的兵马并不打算屠城?
城破与否已不重要,关键是建奴们关心的是人能否生存,自己和家人能否生存?
城池四面被围,城外兵马的架势显然是要将什阳城困死,但现在又说不屠城,这究竟是什么意思?
被围困炮击的头两天,城内的建奴们还有些看热闹的心态,毕竟除了贵族们,建奴的百姓极少有人知道滦州城墙就是被火炮打塌的,即便知道了也不信。
待城墙砖石被击碎剥落后,即便是建奴们不愿相信,心中也难掩不安。
不仅是贵族们,连建奴的士兵和平民也开始收拾起财物,毕竟居住在什阳城中的,多少都算是小康之家。
往昔“掠夺西方”之时,除了镶蓝旗的士兵外,城中的八旗精兵大多都满载而归。
然而,随着收拾的进行,他们的心情愈发沉重,家中财富虽多,但城池被四面围困,这些财富又能带往何处?
当西面的城墙被打出裂痕时,东面和北面的城门洞被建奴们悄然清理出来。
向南逃走是不可能的,尽管不知辽阳是否还掌握在手中,但什阳一旦被攻破,辽阳便处于夹击之中,恐怕也难以保全。
向北可以逃往喀尔喀古蒙,土谢图汗与后金的贵族们一向关系密切,代善、黄台吉、莽古尔泰的夫人都是喀尔喀古蒙台吉的公主。
向东则是女真建奴的发源地建州,虽然不敢保证一定能守住,但至少还能逃入深林,回归祖先的生活方式。
从西面逃走本是最短的路径,但先不提城外的壕沟和兵马,单是那些能在两里外就让城墙震动不已的火炮就足以让人心惊胆战。
唯有向东或向北才是出路!
到了这个时刻,大金国再也没有所谓的八旗议事了。
五块五毛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