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的进攻兵力已经具备,但在驱逐建奴之后,这些地区的防御部队却严重不足。
为了尽可能多地消灭建奴,三路大军不能分散兵力,否则占领一个地方,留下一支部队守备,那十一万部队就会像撒芝麻一样分散。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联盟将目光投向了辽镇。
山海关距离甚远,且地处要冲,虽海路便捷,但若策反成功,北直隶将陷入混乱。
锦州与宁远驻军最为适宜,且行动较为简便。
锦州守将祖大寿,乃联盟之“故交”。正是因分得遵永大捷之功,方得以晋升锦州守将。
而宁远副将祖大弼,乃祖守将之族弟。
去年大凌河之战,虽城池遭建奴照例“拆除”,但祖大寿之兵力并未如另一时空那般惨烈。
在那一时空,他几近孤身逃回锦州,此次因夏国辽东军团侧翼威胁。
建奴围困大凌河城至弹尽粮绝后,放祖大寿一条生路,让其带领部分兵力突围返回锦州。
拆除大凌河城后,黄台吉未继续前往锦州招降祖大寿,故此时,其妻儿亦未能投降建奴。
辽右也好,张佑也罢,对祖大寿而言,仅是传闻,虽闻其强,却未亲眼目睹。
然而,虽为传闻,却有两事实始终萦绕其脑海。
滦河西岸战场他亦曾亲往,即便吴金已清理战场,但河岸遍布建奴尸首,祖大寿亲眼所见。
且丐州距耀州不足百里,离海州亦仅两百余里,但依建奴残暴之性,数年来不敢轻犯丐州。
虽辽镇上下流传辽右董贤通敌之谣言,但祖大寿不信,作为常年与建奴对峙前线之统兵大将,他何尝未与建奴暗通款曲?
非为投降,而是向建奴求和,乞求建奴勿攻,即便攻之,亦仅作表面文章,毕竟辽东已无法收回,他已认命。
但多年来,建奴可有丝毫留情?该来者依旧,未见哪次手下留情。
守将朱樉称王之消息,祖大寿亦有所闻,蓟辽总督曹文衡曹大人亦曾召集众将商议此事。
言建奴已退兵,朝廷与兵部命辽镇派精兵前往山栋平乱。
五块五毛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