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京兵部右侍郎钱嘉应晋升为N京兵部尚书、右金都御史,担任漕运总督,立即上任剿灭流寇收复槐安。原大名兵备道卢象升加衔右副都御史,担任讪习巡抚,立即到任整训兵马,以协助三边总督洪承畴剿灭讪习流贼。淮南总兵张佑,改任漕运总兵,仍领淮南兵马,驻扎宝应,改归漕督节制。钱嘉应是在四年正月初五收到朝廷任命的,当时他正在N京家中过节休息,生活十分惬意。因为严岸府流贼遍布,他前两年就偷偷将家眷接到了N京,长子钱铭在夏国联盟已经担任彰化知府,要知道彰化可是联盟在苔湾最先设立的府县,如今已是海贸重镇。江南的士绅对他无不敬重,而因为他与常胤绪私交甚好,南直的勋贵们也视他为座上宾,加上他与江南第一宦官,N京协同内守备孙光孙公公曾经共患难。在N京官场,他和孙光早已被称为“不倒翁”,自从担任N京兵部右侍郎以来就再也没有
未曾更换过职位,与万年协同内守备孙光相同,始终稳固地坐在副手的位置,悠然自得地观世事变迁。
相较于钱嘉应,孙光能够一直稳坐其位更显得不可思议,不论谁登基为帝,谁执掌司礼监,孙公公始终如一地扎根于N京,未曾移步。
历经多年,南直隶的官员们也已心知肚明,孙公公在内廷有强大的后盾。然而,只有钱嘉应清楚,所谓的后盾,不过是夏国联盟的需求罢了。
原本以为此生只能在右侍郎的职位上告老还乡,既然无法晋升,加之家财万贯,又与N京的众多贵族关系融洽,正所谓无欲则刚,尽管N京兵部的事务并不繁重,但钱侍郎却因此声名显赫。
在接旨的仪式上,N京礼部右侍郎钱大人自然对礼仪了如指掌,在香案后领旨谢恩时,钱嘉应非常清楚自己应该感谢何人。
在大明,部臣即是非翰林出身官员的巅峰,已无晋升空间,但夏国联盟向来如此,从不提前施恩,行动之后,只需明白自己的位置即可。
N京比京师更接近槐安,槐安的陷落他岂能不知,但N京兵部除了在保卫N京及江南武将的任命上拥有建议权外,调兵之权却是丝毫未有。
他曾以为槐安是被愤怒的流民攻破,因为迁移流民至夏国联盟也是他钱大人时常需要协调的事务。
他甚至曾派人携带名帖、礼物去拜访漕督杨一鹏,请求他为流民过境提供便利。
当然,他依靠的是礼物,因为比起身份,挂尚书衔巡抚地方的总督天下仅有两处。
一是漕督,这是惯例,历代漕督都是这样的地位,二是蓟辽,非固定设置,而是因为建奴的威胁需要尚书的身份来统领事权。
钱嘉应原本对槐安的具体情况并不了解,但随着被任命为漕督,他立刻明白了,杨一鹏阻碍了夏国联盟的计划,因此被除去,且采用了这样的手段。
当得知张佑被任命为漕运总兵后,钱大人意识到,夏国联盟终于开始行动了,控制了漕运,大海本就是夏国联盟的掌控,大明朝廷至此再无反抗之力。
新任漕运总督钱嘉应在接旨后的第三天便启程了,他需要先到宝应与漕运总兵张佑会合。
如今,整个漕督的属官大半被困在槐安城中,虽然他大致知道这次事件是夏国联盟策划的,但如何解决,心中仍然没有把握。
五块五毛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