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两万多人需要依次翻越东乌岭,这无疑需要两天的时间,同时还需将十二门重型火炮运送至此,一团在此驻扎也能确保安全。
在这两天里,刘九思带着他的亲兵一直伴随在王子顺和朱樉身边,聆听王子顺对霸天虎营伍的精锐描述,耳朵都快听出茧子了。
但未曾亲眼所见,他总是将王子顺的描述当作神话故事,比如一里外一炮能打断大腿粗的木桩,比如百步之内能射出一炸一大片的铁坨坨,这难道不是胡扯吗,谁听说过这样的事?
然而,当他看到一团时,他开始半信半疑,因为一团是按照甲种团的标准配置的,武器与长枪的比例为2:1。
当他看到一队队步兵背着火铳训练,虽然没有实弹射击,但靶子却被放置在了大约八十步的距离上。
等到第二天十斤炮运来时,他有些目瞪口呆,经过六年多的不懈努力,海南的钢铁产量有了显著提升。
海军的舰炮重一些并无大碍。
但朝廷已经开始换装钢制或铜质的炮管,钢制炮管的承受力远超过铸铁炮管,陆地火炮也不需要那么长的射程,因此炮管壁比铸铁炮管薄了许多。
当两匹马拖拽着十二门十斤炮出现在刘九思眼前时,他彻底困惑了。
尽管还未见到炮火发射,但当那些能塞进一个成人头大小的炮口对准他时,他背上的汗毛不由自主地竖了起来。
王子顺仍然坚持不懈地劝说他,但刘九思更希望朱樉能多跟他说说,毕竟王子顺也只见过火炮发射一次,而朱樉却不想再多说。
随着火炮一同到来的还有一批物资,当王子顺的原部下们每人领取了一套半身铠甲、一顶铁质斗笠盔、一根六尺多长的短矛和一柄钢刀时,刘九思的眼睛变得血红,口水几乎要滴落下来。
这可是铁甲!王子顺的前部下们一领到铠甲就迫不及待地互相帮助穿戴起来。
虽然是半身甲,但胸前的那块铁板却是货真价实的,步兵们互相低声嬉笑着捶打伙伴们的胸甲,到处都是邦邦的声响传来,因为每人还有一副环臂甲。
这些新投诚的军团士兵的装备瞬间升级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水平,要知道,即使是大明的正规大将们也没有全身铁甲!
这些新兵们只有头盔与老兵们不同,他们戴上了新打造的斗笠盔(飞碟盔)。
在京城附近的战斗中,领袖们注意到了头盔的过度保护问题。当攻击城内的四个城市时,头部的伤害都来自侧面和后方,没有一例是正面或顶部受伤的。
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头盔应该简化,于是明军士兵的斗笠盔被提出来讨论。明军的斗笠盔大多是由毡制成的,这种紧密编织的毡能有效抵御远程弓箭的攻击。只需稍微低头,宽大的帽檐就能保护面部,当然,这种毡帽对近距离的砍击也有一定的防护作用,但对于刺击则不太有效。
与来自远方的武器制造大师讨论后,他们决定先测试一下全铁制斗笠盔的效果,结果令人惊喜。新制作的斗笠盔的防护效果并不逊色于钵盔,而且制作起来比钵盔简单得多。对于近战中面部和侧后防御不足的问题,工匠们很快就找到了解决方案。
五块五毛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