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66章 顺序传承(1 / 2)

隰川王和宣宁王都是大同代王的后代,第一代代王是朱元璋的第十三个儿子朱桂,被封在大同,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代王的后代已经无法全部安置在大同府。

代王朱桂虽然是朱元璋的庶出之子,但他的王妃是徐达的次女,这个身份使得这支血脉重新显赫起来。

因为朱棣的皇后是徐达的长女,所以代王朱桂不仅是成祖朱棣的庶兄,两人还是亲家。

不仅朱棣,连他之后的皇帝也对代王府特别关照,朱桂之后的代王不仅与皇帝是堂兄弟,也是表兄弟。

由于这种关照,代王系的郡王在大同无法继续居住,于是皇帝想出了一个办法,叫做别封,将代王家的后代分封到汕西其他重要或富饶的城市。

第一代隰川王和宣宁王是同母所生的亲兄弟,泽州不仅是战略要地,而且资源丰富,两兄弟便争着要在一起,于是被同时封到了泽州。

泽州真是一个好地方,东面和南面被太行山和王屋山两座大山阻挡了合南,北面和西面又有太岳等山脉与平阳府、潞州府相隔,整个泽州几乎相当于一个小王国。

四周都是山,而泽州却是一个平原盆地,中间还有沁水和丹水流淌,最重要的是泽州还盛产煤炭和铁矿。

泽州的无烟煤甚至可以直接用作工业焦炭,这样一个地方简直可以说是富得流油。

隰川郡王当代的掌权者名叫朱延堙,这个名字看起来就有些别扭,因为朱元璋的规定,后人名字的中间一个字要按照一定的顺序传承,但最后一个字一定要包含“金木水火土”。

经过两百多年的繁衍,后代越来越多,即使是同一辈人,汉字中包含“金木水火土”的字全部用上也不够取名。

因此朱家就想办法造字,反正这些字除了老朱家取名用,其他地方毫无用处。

朱延堙是隰川王府的掌权者,但并不是郡王,这也是朱元璋的祖制造成的,他规定皇帝的儿子封为亲王,亲王的俸禄是5万石,亲王的儿子可以封为郡王,俸禄2000石以内。

郡王的儿子封为镇国将军,俸禄1000石;孙子封为辅国将军,俸禄800石;郡王的第三代封为奉国将军,俸禄600石。

郡王的第四代封为镇国中尉,俸禄400石;郡王的第五代封为辅国中尉,俸禄300石,之后的后代都是奉国中尉,年俸200石。

此乃男子,亦有女儿,各有封号如郡主、县主等...男子的伴侣亦会被封为王妃、夫人、淑人、恭人等。

这些封号非但尊贵,朝廷亦会赐予俸禄,除了超品亲王外,其他所有亲藩封号除了俸禄外,还有一项特权:见官不拜。

因此,官员出行时的仪仗、锣鼓并非向百姓展示。

而是提前告知那些有封号之人,“勿近前来!尔等有封号者餐后稍待,于首饰店闲逛者亦勿急出,以免相互行礼过于繁琐,亦易被庶民围观!”

至于庶民,见官员仪仗皆须跪于道旁,连抬头窥视亦可能获罪!因此大明官员出行。

若锣鼓仪仗过后,仍见道旁有人或车马不避,便知是头顶封号或有功名之人寻衅。

大明不论亲王、郡王,若无子嗣,则王爵即止,但无子嗣者多有兄弟或侄子,于是朱元璋规定,于此族中择人管理家事,此情形便称为宗支。

大明祖制,亲藩不得离封地,后改为封城,泽州亦包括阳城等地,按祖制,隰川王与宣宁王闲暇时可往这些地方游玩。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五块五毛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