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1章 焚尸(1 / 2)

“云师弟,你好像对那个叫‘妙风’的小和尚很感兴趣?”

由南向北的官道之上,前后跑着六匹马,马上两道四俗,正是离开“镇海卫”北上的擎云等人。

“狼牙卫”自然是无法带着,最初的一批狼牙老人如今只剩下二十余,还被擎云许给了田七十人,剩下的十几人都在新组的“狼牙卫”中充当队率。

新招的两百人擎云也看过了,都是不错的好苗子,再加上“排帮”派来的二十名精锐子弟,这“狼牙卫”的规模也不算小了。

至于说田七的东瀛之行,在这个时代可不是说想走就能走的,方方面面都要做准备,年内能够成行就不错了。

因此,“排帮”这二十人暂时也留给了俞大猷一并训练,多提升一分将来在踏足东瀛之时也能够多一分保障。

擎云倒是当晚就兑现了自己的诺言,田七身上的禁制虽说麻烦了些,可对于医武双修的擎云来讲,也就是多费一番功夫而已。

田七却感恩戴德,若非擎云出手,他若想解除禁制恐怕真要等到自己突破一流境界之后。

可是,一流境界哪里是那么好突破的?

田七刀法算得一流,轻身功夫也不错,唯有内力差一些,放到江湖上勉强也能算是一方高手,却终究难进一流之列。

“云道长放心,田某对他人或许会‘背信弃义’,而对云道长绝对会信守诺言,此生绝不再我华夏之邦‘胡作非为’!”

擎云并没有任何表示,可田七自己却郑重地对擎云承诺道。

“事在于做不在于说,东瀛之行千难万难,就算是你能在那里有所建树,恐怕也得是数年之后了。”

“七兄,你我相交一场,过往种种就让它过去吧,在贫道的心中,田伯光已死,今后活着的只有田七!”

让田七去东瀛,擎云并非一时脑热,而是经过了深思熟虑。

民族大义自然首当其冲,倭贼能来我华夏,难道我华夏就不能前往你倭国吗?

再次他也是为了田七着想,试想就他过去那些年的行径,若是继续留在中原武林,要么就只能做一个过街老鼠,要么就会被人干掉。

就算他武功再强一些,难道还真能力压整个江湖吗?或者逼着他投身于魔教之中?

无论是早年与田七有旧怨的东厂,还是给田七下了禁制的那位胖大和尚,以田七现在的实力,都是无力独自面对的。

擎云就算是想助其一臂之力,可他身后还有泰山和武当,总不能不顾及这两派的名声吧?

因此,东去东瀛就成了田七一个逆天改命的选择!

擎云对田七做出的承诺并非虚言,有朱九公子那层关系在,若是田七一行真的在东瀛折腾出了名堂,给他请封一个爵位似乎也不算多大的事?

至于说引荐田七入一门派就更不是难事了,泰山派也好,武当派也罢,只要到时候自身的实力够强,又经历了时间的淡忘,收一个叫“田七”的入门似乎也引来不了太大的风波吧?

......

“成高师兄,那个妙风和尚当年你应该见过吧?据我大师兄邓子陌所讲,此子当年其实已经在藏拙了,要不然华山令狐师兄未必是他的对手。”

成高道长和擎云打马在前,王威等四人紧随于后,这六人一路北上走的并不快,反而一边赶路一边扫听附近是否有倭贼出没。

他们人数变少了,行动却更加方便,甚至以六人之力硬撼百人以上的倭贼也不在话下。

十日时间,转战了沿海五县,竟然又诛杀了五百多名散落的倭贼?

唯一让擎云感觉到美中不足的是,这些倭贼都是寻常之辈,碰到一名最厉害的也不过就比王威的战力高上一线而已。

难道倭贼之中的那些高手,真的都销声匿迹了吗?

丐帮那位青莲使者的武功,擎云也算心知肚明,就算只是二流境界之中吊车尾的存在,却也不是什么人能够轻易灭杀的。

更何况,青莲使者并非一人单独行动,他的身旁同样有丐帮的精锐相随,却依然被人袭杀,可见对方的实力不容小觑。

“妙风此子的确当得武学天才之辈,当年愚兄在武当山上确实见过他,甚至亲见了他同华山令狐冲那场比斗。”

“此子似乎武学颇杂,当日众人以斗剑为主,师尊却说此子所擅长者并非剑术?只可惜当日愚兄被师尊勒令不得下场比试。”

想起了当年之事,成高道长感慨颇深。

他已经年近三十,比起方才所言的令狐冲、妙风亦或擎云都要大上几岁,在武学修为上却要落后这几人了。

“江湖虽大却总有见面之时,福建武林有此人在,终究也算是百姓之福,我等在泉州再待上两三日,就赶奔福州去吧。”

擎云乃是以武林之力对抗倭贼的首倡之人,曾经更是以个人名义向整个武林发出过邀请,邀请黑白两道有识之士入闽抗倭。

江湖之上,武功有高有低,人品有优有劣,可在民族大义面前,擎云坚定地认为必须暂时摒弃这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来对付倭贼!

短短两三个月的时间,擎云的大名再次传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这一次他不再是泰山派的后起之秀,而是江湖上人人都要赞一句的“云道长”。

可是,就算是如此,擎云从安溪县退走之后这一个月,妙风和尚的名声竟然后来居上?

妙风和尚乃是福建地地道道的“土著”,原本没落的南少林,在近十年来也因为这位妙风和尚,重新被武林所重视。

此次妙风和尚出山抗倭,所过之处倭贼近乎绝迹,他还顺手铲除了不少当地的土豪恶霸,绞杀了几处聚啸山泽的强人。

南少林称其为佛门圣子,倭贼亦或黑道人士畏其怒目金刚,闽地百姓却更愿意尊其为“风圣僧”。

圣僧可不是什么和尚都能叫的,不仅要佛法高深、德行高尚,甚至还得有诸多神乎其技的“传说”。

妙风自小就以武学奇才之名在江南武林展露头角,十几岁就开始越级会斗过武林前辈,未曾听闻有过任何败绩。

如今,在抗倭一役中妙风虽说算是“后来”,可被他扫灭的倭贼数量已经不次于任何一方势力。

什么日剿三处匪寨,夜灭八百倭贼,连被官府通缉了十数年江洋大盗的头颅,都被妙风顺手给挂在了福州城的城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五块五毛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