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块五毛小说网>穿越小说>武英殿> 第64章 绿绒草甸瓦剌北徙 血色黄昏火器发威(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4章 绿绒草甸瓦剌北徙 血色黄昏火器发威(3)(1 / 1)

朱瞻基实在憋不住了,自言自语:“一个小兔子,那么小的东西,孤都一箭毙命,瓦剌兵那么大的人,还不能箭箭命中要害?”胡安说:“皇上让殿下守住大营也是千钧重担哪!”在北京闹了一次悬,作为侍卫首领,胡安十分谨慎。朱瞻基瞪了他一眼,不作声,明明大营还有个金幼孜吗!对,安远侯柳升也回领大营了。

“金幼孜在做甚?”朱瞻基想起了金幼孜,追着问。“正帮皇上分拣各地奏来的军政要务。”胡安答复。“李谦,你说,”朱瞻基千方百计寻找出战的借口,“皇上都在阵前披坚执锐,孤是不是该为皇上分忧,也去射杀几个敌兵?”“这——,”李谦看了看胡安和金英,心思更活了,谭青的数万大军在前,皇太孙上去了,也未必能见到敌兵。“要不,殿下只去看看,远远观阵,体味皇上辛劳之心就够了。”朱瞻基得了支持,决心下定,“阮修文,你去和安远侯及金幼孜说一声,李谦、金英、胡安、刘虹、张山及五百侍卫随孤到前面观阵。”

与谭青对阵,后退中的瓦剌骑兵见三峡口旌旗招展,料知杀不出去,搏杀中顺势拐向了西侧的一条山沟,谁知,沟却是个死葫芦头,因有追兵,瓦剌骑兵不得不翻上坡顶往回跑,想不到,另一面的坡平缓多了,冲下去还是三峡口,正与冲进来的朱瞻基相遇。

瓦剌将士还在惊叹南朝皇帝的用兵之际,当一股强劲的敌兵突然出现在眼前,朱瞻基吃惊不小,李谦已大惊失色了,没有退路,也不能退,势均力敌的两方混战到一起,李谦、胡安几人紧紧守住皇太孙,一面拼杀,一面用刀剑和身体抵挡飞矢,不敢离开半步。

朱瞻基虽初上战场,却很快稳定了心绪,持弓在手,箭无虚发,在数十人簇拥下立马一座小土冈,指挥战斗,威风凛凛。瓦剌兵拼死冲杀,想夺得一条生路,见一个少年立在高处指挥,便大叫着蜂拥而上。侍卫们一个反冲锋,打退了敌兵,也死伤了十几个人,后面的又冲了上来,侍卫们再一次反击。

一个瓦剌小头目避开众人,瞧准机会冲到朱瞻基后面,举刀就砍。朱瞻基听到风声,来不及招架,猛地提马向前,大刀却把他的宝马——玉鎏骢的马臀劈成两半,战马怪叫着,把皇太孙扔下马背。李谦的心都要跳出来,拼命冲上来,趁敌兵来不及收刀的空当,一剑刺中了他的咽喉,飞身下马,把皇太孙扶上自己的战马,他则一跃,跨上了敌将的战马。

危急时刻,谭青杀了过来,三下五除二,消灭了敌兵,护送皇太孙回到大营。李谦回营后左思右想不对劲,皇太孙一度临危,宝马战死,也是自己多嘴,怂恿太孙到了前敌。皇上一旦降罪,与其被锦衣卫拿问用大刑而死,还不如自行了断了干净。聪明反被聪明误,命该如此啊!躲到一个僻静处拔剑自刎了。永乐再不给马哈木进攻的机会了。三声炮响,他亲率侍卫和万余铁骑又一次巨浪般横压过来,鼓声、喊杀声铺天盖地,整个山坳都沸腾了。张杌、腾定的数百侍卫转着圈把皇帝围在当中,高大威猛的几十人冲在前面。

太平早无心恋战了,长矛一甩,打倒一个跃上的明将,一声呼哨,撤走了本部残存的人马。把秃孛罗一直盯看着太平所部,见他的帅旗快速向战场外移动着,料是逃了,也率部追着太平往东北侧山谷败走了。只有马哈木本部的骑兵东一处、西一处被明军分割包围着还在苦苦鏖战,或战死或受伤被俘。

马哈木和吴允诚打了十几个回合,不分胜负,偷眼观瞧,自己的数百卫士已没有多少在马上了,地上,横七竖八到处是人和马的尸体,但明军的尸体明显多于瓦剌,可明军兵多的优势一次次显现,一批批杀到阵前。

就着永乐发动总攻的当口,马哈木甩开了吴允诚,登上一处荒坡了望,险些气晕了,早不见了太平和把秃孛罗,这么快就战死了?不会,一定是悄悄撤走了。两个老狐狸,他心里苦着,也骂着,不能再打了,再打下去,连家底都打没了。情势危急,他也顾及不了那些向他伸手、乞怜的伤者了,果断发出了撤走的信号。半个时辰左右,马哈木身后就聚集了两、三千人,越过一道山岭,朝西北侧一条山谷逃去。

西天的残阳将浓血一样的光线毒辣地洒在山坳的枯枝败草上,天地一色,满眼都是溢足了血腥的血色红尘。红尘下,遍地都是人和马的尸体,遗弃的残甲、断枪,燃烧的箭囊、马鞍,塞上燕脂,惨不忍睹。战斗并没有结束,没有人腾出手来打扫战场,明军几位大将追着马哈木的败兵向血色深处的幽静僻地狂奔。

跑了几十里,纠缠在后面的尾巴还是甩不掉,眼见着士兵一个个疲惫不堪,马哈木心急如焚,看到前面又是一个狭小的山口,他有了主意,命达兰察带几百人故意放慢了速度,自己则率人马埋伏在山口内的山坡上。

翻过一座平缓的山梁,追在最前面的陈懋见山口地势险要,又有数百骑兵明显慢悠悠往前走,便警觉起来,勒住战马。待李彬、刘江所部赶上后,言道:“二位将爷,前面势头有些不对,我担心马哈木狗急跳墙,还会利用地形耍花招。这样,您二位先按兵不动,我率人马追过去,若有伏兵,你们就突然杀入;若无伏兵,待我出了峡谷,你们再进兵不迟。”

“果然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大侄子为一方镇抚大帅,真是历练得筹谋在胸了。”刘江赞道。陈懋爵位虽高,但刘江叫他大侄子,他只能笑着点头。盖因他的父亲陈亨靖难时和刘江、李彬一起在燕王帐前听令,以勇猛、刚劲着称。在白沟河和济南之战中两负重伤,不治而亡。陈懋自幼跟随父亲,又读了一些书,除了武勇,又比父亲多了谋略,以战功晋封右都督,永乐元年,二十岁出头的他即晋封宁阳伯,比刘江等一群老将们幸运多了。永乐六年,佩征西将军印代何福镇宁夏,因善抚士卒和边境各部族归降者甚多,又晋封宁阳侯。但他十分谦逊,于李彬、刘江等老将前常执子侄之礼,因而深受大家喜爱。今天,他把最危险的事交给自己,别人更没有话说。

陈懋的数千骑兵迅速接近了达兰察的骑兵,刚刚接战,牛角号突然响遍山谷,马哈木率仅有的两千骑兵从两侧山坡上怪叫着呼啸而下。尽管人困马乏,但见了敌兵,就像狼见了血、狮子追逐上猎物一般,立时精神百倍。因在意料当中,陈懋并不着慌,麾将士往前打,冲入前面的达兰察部,尽量避开瓦剌兵刚下山时的惯性和锐气。

李彬、刘江的杀入让马哈木最后一点希望也落空了,他想率部脱身,但眼下已不是方才宏大的场面,想走就能走,两部四方搅在了一起。

这是一场双方都处于劳顿疲惫后生死拼杀的毅力之战,是一方想及时脱身而又不能脱身的拼死战。达兰察见计谋已破,根本无心争斗,挥舞马刀往前杀,只为护卫马哈木赶快逃出。薛禄大槊上下翻飞,拦住不让,达兰察拼死挡住了薛禄的大槊,马哈木又砍翻了几个上前的明军士兵,杀开一条血路,且战且退。

小半个时辰,瓦剌又死伤一千多人,好不容易才撤出了战场,打马狂奔。陈懋看得真切,宝剑入鞘,取下硬弓,“嗖”一声,一箭正中马哈木的左后背,马哈木大叫一声,险些栽下,达兰察眼疾手快,扶主人趴在马上。

日头一落下,夜幕就降临了。刘江还要赶上去,彻底结果了马哈木。后面传来了皇上收兵的旨意,他不无遗憾地摇摇头。但人地生疏,不收兵或许更危险。陈懋指挥明军打扫战场,救治伤者,收军回营。

浮云被清爽的山风吹得七零八乱,尘埃落定,露出了满天星斗的夜空,一堆堆篝火沿着黑黝黝的山岭沟壑伸向远方,空气中弥漫着挥之不去的血腥味和浓浓的肉香。晚间,双方死伤的战马就上了大明将士的餐桌。

永乐高度警戒,在营外多处设了疑兵和伏兵。朱瞻基随永乐走了几座大营,看望伤者,慰问士兵,心情很沉重。各路大将已向皇帝禀报了斩杀敌虏和官军伤亡数目,明军死伤也在两万多人,大致和瓦剌相当,尤其郑亨重伤,而这却是在人数绝对优势、几乎二十倍于敌军的情势下。惯于骑马围猎的瓦剌、还有鞑靼,他们的战斗力什么时候都不能低估。“没有神机营助战,不知还会多死多少人。”永乐自言自语。“孙儿也对神机营很感兴趣。”见皇上提起,朱瞻基就想着岔开沉重的死伤话题,引皇上开心,想着就皇上心仪的神机营多说几句。永乐淡淡说道:“早听说宋元对垒就使用火炮攻城守城,威力很大,炸到哪里,哪里就死伤一片,朕一直就想着如何更好地使用这种利器。征剿阿鲁台时,虽曾使用,但过于笨重,不利行军。张辅征交趾时,带回了不少制造此种利器的工匠,能够制作出较为轻便的神机炮,朕如获至宝。又接受张辅建议,设立神机营,以柳升为首领,秘密习射火炮,果然派上了大用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五块五毛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