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宗行一扬头,嘿嘿一笑:“万余把工具一时还真不好凑,这样,我让山阳县向百姓借一些送到工地先用着,待我购置齐了,除工地所用外,全归还新的。”
“如此甚好!”陈瑄赞道,“叶大人不仅水利在行,体贴民瘼也堪称模范啊!”“大帅过奖了!也是您把我逼到了这份上。”
两个人都笑了。
天色将晚,一缕夕阳斜射,洒在湖面的光芒点缀了万千跃跃欲试、躁动不安的波浪,一片金灿耀眼。陈瑄一行再一次经过“故老”钓鱼的地方,物是人非,依然不见老人的踪影。昔人已乘黄鹤去?一股悲凉的伤感撞击着每个人的心。难道那古怪的老人就是为我陈瑄献计而来吗?姜太公垂钓而成一代着名宰辅,老人就这样去了,销声敛迹得如此奇怪!那白发苍苍、飘飘欲仙的身影又浮在眼前,若真的再见不到,那将是他陈瑄、也是大明永远的遗憾。
陈瑄、叶宗行在老人垂钓的地方兀立良久,陈瑄有些哽咽道:“但愿老人是回家安享晚年了……只是,只是,宋尚书治会通,史书上一定会留下个献策的白英老人,我们竟如此疏忽,连老人的名姓都不曾留下,想让朝廷旌表,又去旌表谁?”
“为给大人献上治水一策,已不知他在此等了多久,”叶宗行更是忧伤,“那么大的年纪,每日里风吹日晒,日月风霜。请大人放心,我会留意,时常来看看,见到了更好,即使见不到,我们也要把此事上达皇上,天下屡有这样的奇人也是皇上恩泽所致,百姓乐为所用啊!”
从钱塘到淮安,叶宗行一路走来,深感民心思治、民心思安的大势,府衙、县衙贴出治运的榜文后,到官府献计的人还真不少,尽管有些人是抱着投机的心理,但大多数人真真是想帮官府解决挽运——百姓们受苦受累的顽症,民心所向,挡都挡不住。
想起在华亭当诸生那会儿,他叶宗行为朝廷献策也没有出人头地的想法,心甘情愿就想把自己的智慧贡献给国家,贡献给大明王朝。县学同窗中,有他这样想法的人绝不在少数,而今朝廷的大臣:蹇义、夏原吉、金忠、宋礼、陈瑄、金纯、蔺芳,当然也包括自己在内,每个人为官、为政的秉性不同,一个最大的共同点就是殚思极虑为国家做事,并愿从民间汲取治国理政的营养,因而使诸多大事顺利完成。这与皇上的施政根本、与整个朝廷、国家的风清气正有很深的渊源。
陈瑄的漕卒训练有素,善打硬仗,又因他治军甚严,赏罚分明,属下乐为所用。漕运中个个都是小老虎,工地上也不含糊,你追我赶,挥汗如雨。一万余人全线铺开,他们在管家湖西堤内三十余丈处用土石淤泥生生填起了一座四五里长的土墙,大桶小桶的将围挡内的水全部掏干。继而采用阶梯式泥土传递法,将湖底泥土一锹锹、一筐筐传递到两岸大堤上,最后形成一个二丈余深的梯形河槽,只从南北两侧与管家湖水相通,既充分利用了水源,又不至于被淤塞。
只一个多月,湖内工程完成,皇上的圣旨也到了,万余漕卒又扑向了管家湖至鸭陈口一段,朝廷又调三万官军归他指挥,有了挖湖的经验,平地开挖进展更快,纵向伸开的劳碌军兵与远处零零散散春耕的百姓构成了一幅朴实完美的春播图,远望去,很有春江播绿的诗意。
陈珜所部一个小旗的十个军士想得赏钱而日夜掘进,终因劳累过度一半人卧床不起。陈瑄训斥了陈珜一顿,亲到帐中看望生病的士兵。从帐中出来,见叶宗行满脸歉意地来了,就迎了上去。
叶宗行边走边拱手施礼:“百姓们一时上不了,听说弟兄们干活都快拼命了,我过来看看。放眼望去,各卫、各所、总旗、小旗,旗帜鲜明,比着劲前进,都不甘落后,大帅军威远播,名不虚传,叫人感动啊!”
言罢,让属下将劳慰将士的几扇猪肉抬到膳房,自己带着猪耳、猪心等一大堆熟肉和陈瑄进到帐中,见两个小弟兄的肩膀都缠了绷带躺着,心里不是滋味,“弟兄们这么拼命,在淮安都传开了。见我买了猪肉要来工地,摊贩们七嘴八舌争着要来,那还不乱了?我不同意,大家就把这吃食使劲往下人们手里塞,百姓的一片心意。看来,大帅所为真真是民心工程!”
五块五毛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