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旋听到王应麟的口气缓和了不少,心中也稍微安稳了一些。他暗道:“我记得这王应麟应该是个书呆子,多向他请教一下问题,应该没有坏处吧。”
想到这里,赵旋恭敬的问道:“王先生,孔子可曾说过‘臣事君以忠,君使臣以礼’这话?”王应麟不假思索的回答道:“孔夫子的确说过这话。这是鲁定公在请教孔子君臣关系的时候,孔子的回答。”
赵旋闻言面如喜色,口中忙道:“谢过王先生了,小子受教了。”
王应麟听赵旋询问的是有关孔子的问题,也在心中赞道:“此子竟然在身患脑疾的情况下,还不忘向学,孺子可教也!”
随后赵旋又问道:“王先生,孟子是不是也说过‘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呢话呢?”
王应麟点头道:“这是孟子在批评陈相的老师许行的观点时,对陈相说的话,原话应该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
赵旋面露钦佩之色,赞道:“王先生果然大才啊,小子受益匪浅。”接着他又问道:“王先生,那《礼记》之中是不是也曾经说过‘父慈,子孝;夫义,妇听;君仁,臣忠’呢?”
王应麟笑着答道:“你说的不错,不过可能是因为脑疾的原因,你还是只记了一个大概。而在《礼记·礼运》中的原话应该是:‘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
赵旋见王应麟一一做了解答,又是恭敬的拱手一揖,然后疑惑的问道:“王先生,既然圣人和《礼记》对于君臣、父子、夫妻的要求都是相互的,却不知为何到了现在,‘三纲’就变成了下位者对上位者的单方面绝对服从了呢,难不成是古代的圣贤都错了吗?”
王应麟听了这话,当即目瞪口呆。是啊,程朱理学也只是众多儒学分支中的一脉,可是他们倡导的“三纲五常”却是已经篡改了圣人们的言论,这真的是对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吗?
刹那之间,两人之间的关系竟然不自觉的易位了。王应麟原本是奉了宋理宗的命令,以大宗正司知丞的身份来训斥赵旋的,没想到赵旋没有认错,自己反倒被问了一个哑口无言。
王应麟毕竟才思敏捷,思索了片刻之后,他并没有正面回答赵旋的问题,而是他一字一句的斟酌道:“赵龙图有所不知,自从西汉董仲舒独尊儒学以来,我儒学便有了三纲五常之说了,我大宋也是延续汉唐之说罢了。”
赵旋见王应麟对自己的称呼从“赵孟旋”变成了“赵龙图”,心知自己的对策是对的。不过见他撇开了孔、孟,直接从董仲舒说起了,不禁在心里暗道:“此人倒是也老成,还好我也研究过董仲舒。”
赵旋接着问道:“王先生既然说大宋是遵守汉唐之制,我记得董仲舒曾写过一本叫《春秋繁露》的书,里面写道:‘阴者阳之合,妻者夫之合,子者父之合,臣者君之合:,物莫无合,而合各有阴阳。’对也不对?”
王应麟惊讶的看着赵旋,没想到他竟然能知道这些,不由得心中也起了些许的敬佩之心。他点头道:“赵龙图说的不错,董仲舒所着的《春秋繁露》是有这句话的。”
赵旋随后又问道:“先生,那这一句话的后一句,是不是:‘阳兼于阴,阴兼于阳,夫兼于妻,妻兼于夫,父兼于子,子兼于父,君兼于臣,臣兼于君。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
五块五毛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