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东栏雪》首播开始,已经有一周的时间,数据逐渐稳定了下来,集数到达了10集,通过口碑缓缓上升,总播放量突破了二千万。
虽说远没到顾淼的预期,但也有敏锐的圈内人,从中嗅到了一丝不寻常。
说到底,短剧这么小的体量,又是低成本,却获得了超出想象的曝光度,这已经是触碰到了一些圈内人的蛋糕。
内娱的编剧导演,扎堆挤了太多人,投资方却少得可怜,电视剧电影的周期长得可怕。人家费劲吧啦,成为蛋糕桌子上的一员,能够吃一些边角料了,你短剧忽然横空出世,端着空气炸锅,现场烘蛋挞,也太招人引人眼红了。
正因如此,出于一种自卫心理,他们反而加大了抨击《东栏雪》以及顾淼的力度,誓要把后者钉进棺材里。
“我觉得短剧是企图低智化观众的表现,这是非常恶劣的行径,据说导演还是魔都戏剧学院的科班出身,我在这里持怀疑态度。”
“短剧真的能有人看得下去吗?况且演员还是那种顶流,没有什么看的价值。”
“我听过《东栏雪》拍摄的时间,只用了一周,完全是粗制滥造的代名词。”
这些发言,大部分隐去了姓名,往往都是以x导演,Y编剧来进行代称,他们不敢得罪顾淼的粉丝,但也必须要出来说话,遏制短剧的势头。
低门槛的短剧出现,对现有的影视生态必然是一次破坏,这是圈内人联合起来,共同抵抗的事。
然而最出圈的发言,还要属一位编剧谈淳的访谈,本来是简单的询问,他却毫不避讳,侃侃而谈:“《东栏雪》这一类的短剧是不值一提的,看得出导演依赖的形式,是用浮夸的动作肢体表达感情,根本称不上什么表演,剧本更是缺乏内涵,这根本是献媚观众之作,难登艺术的大雅之堂。
恕我直言,出演短剧的人是没有出路的,别说现在这些短剧不火,就算火了,这群人在圈内只是笑话……”
记者似乎没想到钓到大鱼,故意问道:“您说的这群人里,有没有包含顾淼呢?”
谈淳笑了笑,没有回答。全程没有点名,但神态和表情,就差点没拿顾淼身份证了。
“终于有人站出来,吐槽顾淼了。”
内娱苦顾淼的黑子太多,一个个被打压的不成人样,还有些圈内人也很振奋,飞速点赞和转发,悄咪咪顶起了这条采访的动态。
因为不涉及敏感内容,不少营销号蹭热度,也是大肆转载,一时之间,纵然有小水花们的抵制,《东栏雪》低质量的话题仍然渐渐传播开了。
一些不看短剧的路人,都知道了《东栏雪》这部短剧,引起了不少专业人士的批评,闹出了很大的风波。
这带动了更多营销号,以其他视角去剖析《东栏雪》,顺带扒拉起了谈淳这个人,声称他从前是一名比较有才华的编剧,有过影视类的作品,圈内算是有些名气,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他说话是有见地的。
这导致风向有些转变,顾淼的演技在大家眼里确实不好,没有看《东栏雪》的路人很容易被带跑了。
五块五毛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