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经验驾驶员与飞机的损失是难以接受的,一名好的飞行员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训练出来,而英法两国缺造飞机所需要的铝材。
法国空军对此的建议是,地面部队遇到实在是啃不动的硬骨头时再呼叫空中轰炸。
马赫诺不同意继续申请使用以太炸弹轰炸有这方面的考虑,不过这些法国人不知道的是,马赫诺内心有着他自己的可怕想法。
轰炸任务所需要的消耗巨大是一方面,马赫诺心里可是一直都有着“打不过我就投降”的打算,他对法兰西公社没有什么归属感,他所指挥的部队如果失败了,那索雷尔派会拿他开刀。
甘末林跟他的关系还算可以,他不太担心甘末林会捅他一刀,但索雷尔派要另说。
马赫诺现在不跑的原因是他这个点跑不掉,身边全都是法国人,他跑了大概率会被法国人抓回来然后就地枪决。
他能坚定“打不过就投降”的想法与他对法国的了解有很大关系,马赫诺相信法国高层与他一样清楚,当法军前线部队遭遇了重大伤亡,那法国胜利的机会就变得渺茫起来。
因为法国人力不够,哪怕是发动了妇女也依然要面临人力不够这个问题。
四千万都不到的人口供养现在的二百万军队已经是十分吃力的事情了,并且这也已经影响到了法国的国内生产,需要通过拉长工作时间来弥补这一问题。
如果继续征兵,那法国政府就很难保证国内生产不受到影响。
马赫诺一直都是率领着二十个师以上的部队,他要是能有向德国人投降的机会那就意味着他这个集团军群受到了严重打击并被德国人包围。
失去二十个整编师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讲都是一次重击,根据现在的情况来讲,对德国是需要暂避锋芒专注防御,对俄国是局部战场失去优势,对法国来讲这个损失要更加巨大。
马赫诺也只能在内心希望能在什么方面出现转机,背弃法国投降德国是他用来保命的办法,毕竟对他来讲,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
法军的进攻部队要多于德军在莱茵兰地区的守军,他们不断冲击着德军的防线,一步一步的向前推进。
随着时间的逐渐推移,法军以较为缓慢的速度向前推进着,十天之后,他们距离科隆只剩下了三十公里的距离。
另一边的列日要塞则是在坚持了两周多的时间后没有了要塞,帝约士兵与英法联军在要塞的废墟上展开战斗。
法军越向莱茵兰地区深入,他们所能获得的空中支援就越少,德国的空军主力就集中在莱茵兰地区,那四百多架多瑙隼战斗机有三百多架被德国部署在了这个地方。
空中支援难以进行,地面上的法军就要自己想办法对付德军。
八月二十九日,法军部队正式向科隆发起了进攻,开始冲击这个德国的工业重镇,势必要拿下科隆。
五块五毛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