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块五毛小说网>都市小说>美洲日不落> 第一百三十六章 奥斯曼和俄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三十六章 奥斯曼和俄国(1 / 2)

黑海战场上,寒风吹动,冻的人发麻。

整个黑海战争已经持续一个多月了,在这一个月中,俄国和奥斯曼总计投入了至少两百万大军。

可以说,这已经是两国目前为止,能够供应的最大军队了。

整个战争中,打到现在为止,其实就是前十来天的那场发生在克里米亚的歼灭战,最有价值。

可以说,这是俄军历史中,打的唯一一次“酣畅淋漓”,不拖泥带水的攻防战了,

在整個整个克里米亚战争中,俄军的指挥几乎可以用“进步”来形容。

如果说在黑海战争中的俄军是一支"杂牌军",那么经过这些年历练的俄军,已经基本成长为一支合格的正规军,虽然还改不了乌拉的老毛病,以及战争时候,随意拉壮丁充当灰色牲口的老毛病,但是在经过这些年的铁路建设,以及利用汉国法兰西的投资,整个俄国的工业都有了稳定的增长。

工业的增长,一直就是这个时期工业国战争的资本,没有工业,拥有再多的殖民地,也只是又一个下西班牙。

俄国工业的进步,得益于汉法两国的援助,整个俄国的工业,很大一部分都是建立在两国的技术基础上。

比如目前俄国在乌克兰东部的工业区,就有小“牛岭”的美称。

【后世乌东工业区所在的几个州】

而工业带来的好处,不止是让俄国的经济得到了进步,生产了大量原来不能生产的工业品,最主要的好处就是培养了一批数量可观,且识字,并具有一部分文化的产业工人。

在工业时代,具有纪律的产业工人,直接就是最好的兵源。

在整个俄军中,大概有差不多二十万左右的士兵具有小学文化,千万不要认为这是一个“笑话”,事实上,哪怕是法兰西这样的工业强国,在军队中的大部分士兵,其实也是小学学历。

目前整个世界上,军队拥有更高学历的也只有几十年如一日养常备陆军的汉国了。

按照汉国的征兵标准,小学学历是最低标准,中学才是真正一个士兵的起步。

在汉军的体系中,学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察标准,哪怕是那些军功够了,足以直接晋升为军官的士兵,也要先进行为期一年的军事进修,才能达到晋升军官的标准。

可以这么说,整个汉军,就是一台精密的仪器,环环相扣,没有一丝取巧的空间。

这些其实很多国家都可以学,但除了大英帝国以外,大部分国家都很难学到精髓,哪怕是目前称霸欧陆的法兰西,也是如此。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教育,教育是一切的本质,这是汉国刚刚建国时就确立的国策。

整个汉国,支出排在军费和体系支出的就是教育。

就像刘鹏曾讲的那句“少年强则国强”一样,汉国的教育经过这些年的进步基本已经成为了全球标杆。

汉国的识字率,如果除去每年还要扫盲的移民,基本上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五以上,要知道在这个时期,哪怕是工业规模最大的英国,都不一定有这样的识字率。

而整个汉国中,拥有小学学历,基本是一个常态,目前汉国正在大规模普及中学教育,且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已经经过二十三年的“冲刷”,目前汉国所拥有的中学生基本已经超过了百万。

这个数字,在这个时代,哪怕是工业规模最大的英国都没有办法相比,至于其他国家,估计也只有同为美洲国家的美国可以相提并论了。

北美“双子星”,可谓名不虚传。

学习的重要性有多大,其实看看在黑海战争中占尽上风的俄军就可以看出。

如果说奥斯曼是一支用封建武装起来的工业军队,那么目前的俄军就是一支半封建工业的存在。

如果按照汉国的标准,此时的俄军已经算的上一个合格的对手了,最起码不会再出现像上次那样炮弹弹道计算失误,最后打到自家的笑话。

虽然俄军的进步很大,但他们也不是没有弱点,那就是糟糕的经济。

众所周知,俄国的经济一直是整个欧洲的笑话,虽然尼古拉在战后,疯狂的搞所谓的引进计划,甚至不惜出卖一部分核心的利益,但是俄国的地理终究是这一切的枷锁。

俄国偏远,且没有合格出海口,甚至唯一出海口还被奥斯曼堵死的情况,使得在俄国生产的商品,只能卖到俄国市场,而不能在整个欧洲,乃至整个世界流通。

这样的地理困境,也意味着整个俄国和奥斯曼注定是不死不休的,甚至可以这么说,只要奥斯曼还占领黑海,控制整个小亚细亚,这场战争哪怕这次输了,以后还会再打回来。

这就是俄国所面临的地缘困局,可以这么说,俄国就是一头随时准备挑事的北极熊,随时准备在自己饥肠辘辘的时候,出来咬上一口。

而在整个黑海战争中,除去十来天前的克里米亚战争,最吸引眼球的就是目前在黑海附近打响的“百万人混战”。

之所以是百万人混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双方都已经打急眼了,传统的排兵布阵在这片战场,已经完全失去了效果。

而这一切的主要原因就是奥斯曼人的身后就是小亚细亚,就像奥斯曼苏丹所说的一样:

“身后就是伊斯坦布尔,我们已经无路可退!!”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整个奥斯曼这段时间都在疯狂的征兵,大有十丁抽一,五丁抽一的旧架势。

只不过目前奥斯曼的军火产量,根本就不可能供应如此庞大的消耗,所以寻找外援,就成了“必然”。

而最先被奥斯曼人寻找的就是至今依然按兵不动的大英帝国。

对此,英国人是非常开心,甚至在罗素和苏丹的通信记录中,多次使用“亲爱的”这样具有欧式礼仪的用词。

但就像那句话“相信英国人的话不如相信一条狗”一样,大英帝国的保证从来都是具有延迟效应的。

就像罗素在最新一次给奥斯曼苏丹的回信中写道:“亲爱的苏丹陛下,大英帝国将对奥斯曼帝国提供价值五千万英镑的军火,以及一亿英镑的贷款,这是我们之间友谊的体现——”

看起来很不错,但不要忘了,英国人自始至终只愿意出钱,而不是奥斯曼人一直期盼的出兵,这对于一直对于英国人抱有期望的奥斯曼人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而且最重要的是,在英国人给奥斯曼人的贷款中,就将全部购买英国军火和商品,且价格基本比战前贵了至少一倍。

可以这么说,英国人是完全把奥斯曼人当“年猪”宰,所谓的盟友,那就是一个笑话,估计在大英帝国心里,只要奥斯曼人还能继续打下去,那么所谓的援助,就不会真正的到来。

毕竟那位罗素首相已经明确说:

“什么时候奥斯曼人完全暴露了,大英帝国才会考虑参战,如果不是,还是留下点兵力震慑法国佬吧!!”

虽然在英国的战略中,击败俄国是比先击败法国更高的首选,但是英国人的战略永远只有一条,那就是在别人没有完全失控之前,大英帝国永远不下场。

至于说奥斯曼人死多少人,那和英国没有一点关系。

这就是一个百年“搅屎帝国”的定力,哪怕到了这个时候,还能沉住气。

而在整个黑海战场上,早已杀的是血流成河,昏天黑地。

………………………………………

“娜塔莎,这里实在太冷了,前段时间据说还有几列载着煤炭的车皮过来,现在听人说已经被分完了,团长告诉我们,附近还有一个没有被砍伐的森林,应该可以够我们取暖,这几天我一直都在忙着砍树……”

“上帝保佑俄罗斯,我们会赢得这场战争,至少在我回到莫斯科之前,还能够看到胜利!!”

“娜塔莎,我爱你,就像家乡的河水,永远围绕着高山旋转!!”

“爱你的阿拉希莫夫!!”

四五米深的地下战壕内,穿着厚实灰色军装,戴着少校军衔的步兵营营长阿拉希莫夫在油灯的照耀下,放下了手中刚刚烤好,可以使用的钢笔。

“劈哩叭啦”,身旁的火炉炸了炸,里面发出木块被炸开的声音,沿着火炉往上看,还有一个长长的烟囱,插在土墙上,通过小孔慢慢的排出战壕外。

这是一种非常聪明的做法,毕竟在这样一个封闭的战壕内,空气不流通意味着什么,哪怕是再愚蠢的人都知道其中的后果。

“唉!!”

阿拉希莫夫重重的叹了口气,随后打开了自己随身携带的黑色牛皮钱包,钱包打开,露出一张不算太模糊的笑容。

这张黑白照片,是当初在莫斯科汉国人开的照相馆里面照的,花了他五个卢布,在俄罗斯,绝对算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五块五毛小说网